[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0874.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静;侯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明子;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数据处理 方法 用户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可穿戴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自身的运动信息、监测自身的身体状态等等。
目前,为了能够基于佩戴者一段时间段内的历史检测信息进行诸如健康分析等应用,可穿戴设备一般会将检测的诸如上述运动信息、身体状态信息等检测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进行存储。
另外,在远程监控的场景下,比如用户对家中老人或孩子等被监控人进行监控,以及时了解老人和孩子的行踪、身体方面的情况等。用户需要通过用户终端获取到老人或孩子的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某些检测信息,目前,用户终端一般是通过访问云平台获取上述检测信息,获取方式单一,且受限于可穿戴设备的信息上报方式,用户终端很可能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的检测信息,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检测数据获取方式单一、用户体验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可穿戴设备标识以及待获取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各数据类型与各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获取方式,其中,所述获取方式包括直接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和从云平台中获取;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获取方式获取所述待获取检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可穿戴设备标识以及待获取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各数据类型与各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获取方式,其中,所述获取方式包括直接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和从云平台中获取;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方式获取所述待获取检测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可穿戴设备标识以及待获取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之后,首先根据预先设定的各数据类型与各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待获取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所对应的获取方式,进而根据该获取方式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待获取检测数据或者从云平台中获取待获取检测数据。通过根据不同类型检测数据所需的实时性获取要求设置各数据类型与各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丰富了用户获得检测数据的获取方式,并且,用户在需获得实时性较高的某数据类型的检测数据时,能够直接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用户实时性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户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可穿戴设备标识以及待获取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与可穿戴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的拥有者,为了区别,用户终端的拥有者称为用户,可穿戴设备的拥有者称为佩戴者。在一种可以适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的场景中,用户比如可以是家长,佩戴者可以是家中的孩子或者老人。在此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所检测的检测数据了解佩戴者的位置、运动信息、身体状态等情况。
而且,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指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比如插入有SIM卡的智能手表等,其可以采用比如3G、4G等通信技术与云平台进行通信。可穿戴设备可以将采集的佩戴者的比如行走步数、位置、脉搏跳动频率,甚至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上传至云平台中存储。
当用户想要通过用户终端来获取可穿戴设备佩戴者当前所在的位置等检测数据时,可以在用户终端的APP界面上选择佩戴者的可穿戴设备标识,以及选择需要获取的检测数据的数据类型。
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用户终端首先需要与可穿戴设备进行绑定,以在用户终端中存入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以及该可穿戴设备所用于检测的数据类型。设备间绑定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