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1177.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达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0 | 分类号: | B21D7/00;B21D43/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纳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徐***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金属管 折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从市场买来的金属管,多为直管,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制,即有时需要对空心或实心的硬金属管折弯取形配制,但在实际工作中无配制管子的专用工具,用扳手、钳子等工具很难配制,配制出气源管子既费力又不美观、不整齐,难以达到90度、横平竖直等要求。
现有的金属管弯折结构大多弯折效果不好,且只能弯折某一种单一尺寸的金属管,不能满足不同工种对于不同尺寸金属管的弯折或矫直需求,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依靠夹具和模具定位由人工控制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尤其是多次弯管拉伸导致产品强度、刚度、压扁率、同心度、角度回弹等机械性能无法保证其有效稳定的生产,致使其质量和效率非常低下,制约弯管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包括机架、管材、送料装置、导向滑块、冲压装置和折弯模具,所述机架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送料装置和折弯模具,所述送料装置和折弯模具之间的机架上表面设有滑道,滑道上设有导向滑块,所述折弯模具的一侧设有冲压装置;
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支撑柱、冲压模头和液压装置,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底部,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冲压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下方固设有冲压模头,其中所述冲压模头与所述折弯模具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模具为半圆形凸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模头包括模具外壳、一阶卡位模具和二阶卡位模具,所述模具外壳下表面为半圆形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内曲面上均匀分布至少三个限位槽;
所述一阶卡位模具为半圆形槽体,所述半圆形槽体的外径等于所述模具内半圆形凹槽结构的内径,所述半圆形槽体的侧壁上均匀地向外部凹陷出至少三个内部形成空腔的凸起,与所述模具外壳下表面的凹槽结构内的限位槽相匹配;
所述二阶卡位模具为半圆形实体结构,所述半圆形实体结构的外径等于所述半圆形槽体的内径,半圆形实体结构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至少三个凸起,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半圆形槽体侧壁上的三个凸起的空腔内部,所述半圆形实体结构的下表面均匀分布至少三个独立的不同半径的半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块为一长方体滑块,滑块上设有一组滑槽组,包括至少三个不同尺寸的滑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表面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第四通槽,所述通槽均为半圆形通槽,且所述半圆形通槽的半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模具为可拆卸模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可以通过导向滑块和冲压装置的配合调节实现对所尺寸金属管的弯折,同时防止弯折过程中的金属管滑移现象,加工后的金属管均匀,平滑,且弯折效率高,弯折后的产品质量好,适用范围广,成本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改进型的金属管折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金属管折弯设备的冲压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金属管折弯设备的导向滑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管材,3-送料装置,4-导向滑块,5-折弯模具,6-冲压装置,41-滑槽组,61-支撑柱,62-液压装置,63-冲压模头,631-模具外壳,632-一阶卡位模具,633-二阶卡位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达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达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型钢弯曲的防变形装置
- 下一篇:盘式分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