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1265.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佘亚锋;金金;佘凤娅;佘成明;王娇;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铁式 出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包括承载体、流铁沟、损耗块,所述承载体包括耐热层、隔热层、承重层,所述耐热层连接于隔热层上表面,所述隔热层连接于承重层上表面,所述承载体上部设有流体铁沟,所述流铁沟底面由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第二水平面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水平面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为梯形面。本发明通过将张口角度改小、沟壁较厚使铁沟不易被铁水冲坏;在铁水冲刷最急出设置损耗块,并且损耗块更换方便对出铁沟起导弃车保帅的作用;通过在承载块各层中入了适当比例的氮化硅替代了部分的碳化硅,使得产品具有了更好的耐高温计抗渣侵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炉出铁沟是引导高温铁水和熔渣并使之充分分离的通道,其所使用耐材的寿命,直接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现有的渣沟浇筑料成份配比而成的渣沟耐高温计抗渣侵蚀性能较差,其中在浇筑成型时拌合需水量较大,因参水量的增加会使浇注料的流动性变大,至浇注料的致密性降低,从而使浇注料的常温及高温强度降低;除了其所使用耐材影响出铁沟寿命外,出铁沟的结构也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现有的出铁沟结构设计过于简单且部分不合理,其中出铁沟在张口处角度过大使得沟壁过薄,在使用时常常需要人工进行修补,既浪费人力又影响出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能够使通过更多量的铁水,修补次数明显减少,降低了劳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包括承载体、流铁沟、损耗块,所述承载体包括耐热层、隔热层、承重层,所述耐热层连接于隔热层上表面,所述隔热层连接于承重层上表面,所述承载体上部设有流铁沟,所述流铁沟底面由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第二水平面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水平面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为梯形面,所述斜坡面与水平面呈20度夹角,所述斜坡面张口为30度,所述第二水平面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与第二水平面接壤处设有所述损耗块,所述损耗块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耐热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50~60份、碳化硅:5~10份、氮化硅:3~5份、硅微粉10~20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5~1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2~3份;
所述隔热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30~40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硅:5~7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5~1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1~2份;
所述承重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20~30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硅:5~7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25~4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1~2份;
所述损耗块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70~80份、碳化硅:15~20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25~40份、抗氧剂5~6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水平面23的宽度是第一水平面21宽度的3倍。
作为优选,所述损耗块3为柱体,所述损耗块3侧面由两个平面、一个圆弧面构成,其中两平面与圆弧面连接处均设有“T”形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体1上设有“T”形凹槽,所述损耗块3与承载体1穿插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
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为焦油。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
耐热层11:棕刚玉或致密刚玉:56份、碳化硅:6份、氮化硅:3份、硅微粉20份、碳素材料:4份、粘结剂:7份、减水剂:2份、抗氧剂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转炉造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煤气放散方法及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