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外检测自动化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1712.3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诺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检测 自动化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仪器,尤其涉及一种体外检测自动化仪器。
背景技术
体外诊断试剂和器械在国外统一称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的一部分。在我国,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现有的体外检测装置的中央反应模组中需要实现反应小试管在不同反应环之间的往返。由于不同反应环有高度差,小试管的上下往返必须达到一定要求,例如:相对速度快,无飞溅,无机构堵塞,无明显振动,可靠性高,易清理,等等。
现有的体外检测装置中央反应模组对于小试管的环间运动的工作原理,上行:气缸A上推反应小试管离开下方空洞,顺上升通道撑开弹簧限位进入上方洞位,下行:气缸B下推试管撑开弹簧限位离开上方洞位,由重力沿下降通道落入下方空洞,缺点:1.需两套气缸运动件;2.需大数量弹簧件定制,并且弹簧系数选择及变化需要跟踪监测已确保无偏差及寿命问题;3.气缸及弹簧陡然加速及震动引起试管内液体飞溅及交叉污染;4.试管在上升/下行通道内易倾斜及发生堵塞,清除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再次污染。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检测自动化仪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体外检测自动化仪器,包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大转盘、与减速电机相连的小转盘,所述大转盘中心轴线与所述小转盘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大转盘与所述小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大转盘与所述小转盘的试管组件,所述大转盘上设置供所述试管组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小转盘上设置有供所述试管组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试管组件的上方设置有供试管底部嵌入的凹槽,该凹槽形状与待嵌入试管底部形状一致,所述试管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试管夹具和与所述试管夹具相连实现上升运动的电动缸,所述试管夹具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真空通道,所述真空通道与电动缸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待嵌入试管底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大转盘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试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重合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安装孔环所述大转盘一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小转盘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试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重合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环所述小转盘一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由两个相交的孔A和孔B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孔A的直径大于所述孔B的直径,所述试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重合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孔B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弹簧件的使用,通过电动缸产生负压,负压经过真空通道可将试管顶出和吸入,第二安装孔采用“8”字型设计,孔A确保足够空隙由运动吸头及试管最大外径通过,孔B内径确保试管管体及运动吸头自由通过,但小于试管肩膀最大外径已保证试管安全着陆上方反应环;孔A和孔B之间通路可供运动吸头杆部最细部分通过,无外在压力,没有角度的错位,不会使试剂出现喷溅和交叉污染的现象,使用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试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小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驱动电机,2、大转盘,3、减速电机,4、小转盘,5、试管组件,5-1、试管夹具,5-2、电动缸,5-3、真空通道,6、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7-1、孔A,7-2、孔B,8、凹槽,9、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诺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诺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