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流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3824.2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任胜义;马振峰;张永春;王照雯;于吉鲲;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任胜义 |
主分类号: | F03B13/12 | 分类号: | F03B13/12;F03B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流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能源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有海流的海床上,利用海流冲击空心平衡转子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流能是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海水流动以及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目前,我国海流能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花环式海流发电、伞式海流发电和叶浆式发电等原理性样机试验或小规模样机试验。花环式海流发电装置和伞式海流发电装置一般是通过载体悬浮在海底水道和海峡较为稳定的流动海水中,而载体通过钢索和锚加以固定,当遇狂风巨浪来袭时,发电设备容易受损;叶浆式发电装置尽管是安装在有海流的海床上,由于海流流速一般都比较低,海流在敞开的区域推动水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相对困难。综上所述,传统的利用海流能进行发电的装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充分利用海流能以提高发电效率,且可应用在较深海域中的海流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流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2,在竖直部分2上开设有梯形喇叭口3,在底座1的水平部分上设置有转子座4,转子座4上支撑有支架5,在支架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6,而支架5的底端则通过预埋件与转子座4固定连接,在轴承座6内通过转轴8转动支撑有空心平衡转子7,并且空心平衡转子7的中上部与梯形喇叭口3两个端口中较小的一端相匹配,同时所述空心平衡转子7的轴线既与水平部分平行,又与竖直部分2平行,在转轴8的突出于支架5的一端设置有主动齿9,与主动齿9相啮合的被动齿10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28的输入轴相连,且所述的发电机28位于固定设置在水平部分上的发电机座11上,在竖直部分2上还固定设置有密闭的配电箱12,配电箱中设置有通过导线连接的逆变器13和蓄电池14,且蓄电池14通过防水导线与发电机28的端子相连,在梯形喇叭口3较大一端的外侧的竖直部分2上还设置有滤网32,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将支架5和空心平衡转子7包裹在内的透水导流罩15,在透水导流罩15上与竖直部分2相对的面上开设有透水口;
所述的空心平衡转子7的外壳上,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弯曲方向一致的弯刀型叶片16,所述的弯刀型叶片16是由两片固定连接在空心平衡转子7外壳上的弯曲板材17组成的,且这两个弯曲板材17远离空心平衡转子7中轴线的侧边相互连接,在空心平衡转子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盘31,且圆盘31的直径大于所有弯刀型叶片16的外边缘共同所在圆的直径,所述弯曲板材17的两端与圆盘31相互连接,且所述的空心平衡转子7在全部浸入水体后所受到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
在支架5上还设置有刹车器固定瓦座18,在刹车器固定瓦座18上方对应设置有刹车器活动瓦盖19,所述的刹车器固定瓦座18和刹车器活动瓦盖19套接在转轴8外,且在刹车器固定瓦座18与刹车器活动瓦盖19之间、围绕转轴8设置有一体式的摩擦片,同时在刹车器固定瓦座18和刹车器活动瓦盖19的一侧通过螺栓水平铰接,另一侧将顶端设置有盖帽圆杆的连接链20从上至下穿接刹车器活动瓦盖19和刹车器固定瓦座18的侧孔,在刹车器活动瓦盖19和刹车器固定瓦座18之间的连接链20外还套接有弹簧29,所述连接链20的底端连接有与其垂直的第一横向连杆21,所述的第一横向连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二横向连杆22垂直且连接,而第二横向连杆22的另一端与驱动杆23连接,且驱动杆23垂直于第一横向连杆21与第二横向连杆22所在的平面,在驱动杆23的顶端还设置有水流制动板24,且所述的水流制动板24位于梯形的喇叭口3较小的一面的下方,而所述支承第二横向连杆22转动的套管30固定在竖直部分2上。
在转轴8的突出于支架5一端的所述轴承座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透盖25和挡体26,在转轴8的另一端的所述轴承座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透盖25和端盖27,且两个透盖25均设置在朝向转轴8中心点的方向上。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任胜义,未经大连海洋大学;任胜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3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动态查表控制算法提高风力发电机组出力的方法
- 下一篇:水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