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4050.5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玲;周志平;戴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01J20/2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源 掺杂 多级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无毒、廉价的虾壳为碳源,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经高温煅烧,用稀盐酸处理,再用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反复清洗,烘干至恒重,得到N掺杂的多级孔生物质炭材料,再与氢氧化钾以不同比例混合,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煅烧,再经过热的蒸馏水处理,再经过稀盐酸处理,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碳酸钾等杂质,再经过蒸馏水反复冲洗,过滤烘干至恒重,得到N掺杂的多级孔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无毒、廉价的虾壳为碳源,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经高温煅烧,用稀盐酸处理指:将虾壳放入瓷舟内,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以5oC/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到400oC并在该温度下煅烧两个小时,反映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产物加入2mol/L的稀盐酸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与氢氧化钾以不同比例混合,在氮气的保护作用下煅烧,再经过热的蒸馏水处理,再经过稀盐酸处理指:将制备的N掺杂生物质炭材料与氢氧化钾以质量比为1:1-1:3分别加入到研钵中研磨均匀,倒入镍锅中,盖上捏锅盖,放入管式炉中,分别以5oC/min从室温升至700oC-850oC并保温一个小时,煅烧产物先用热的蒸馏水清洗,再加入2mol/L的稀盐酸反应至中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掺杂生物质炭材料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虾壳为碳源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室温升至850oC并保温一个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对水环境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霉素吸附分离的用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对水环境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霉素吸附分离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10ml不同浓度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霉素溶液分别加入到离心管中,分别向其中加入3mgN-HPC-850-2,放在恒温水浴中静置12h,pH值控制在3-9,吸附温度25-45oC,考察溶液pH值、温度对吸附剂吸附四环素分子的影响;吸附后,通过离心收集,得到中上层清液,未吸附的四环素分子浓度用紫外可见光谱测得,并根据结果计算出吸附容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对水环境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霉素吸附分离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吸附温度为45oC。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N掺杂多级孔碳材料对水环境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氯霉素吸附分离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吸附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时候溶液的pH值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