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垃圾裂化焚烧尾气脱酸处理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44168.8 申请日: 2015-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396443A 公开(公告)日: 2016-03-16
发明(设计)人: 张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 张文国
主分类号: B01D53/75 分类号: B01D53/75;B01D53/50;B01D53/73;C01G49/14;F23G5/44;F23J15/02;F23J15/0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1805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工业 垃圾 裂化 焚烧 尾气 脱酸 处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垃圾裂化焚烧尾气脱酸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废气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工业垃圾废弃物的数量也出现激增。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在这些地区并不适用。同时垃圾填埋还会对土壤、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目前普遍常用的是裂化焚烧的方式对工业垃圾进行处理,同时焚烧产生的热源还可以用来发电发热,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

但是工业垃圾裂化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酸性气体、挥发性有机物、二恶因等等,其中所产生的酸性尾气是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酸性气体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硫,它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曾有诸多城市发生过严重的二氧化硫大气污染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相当严重。

二氧化硫在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其刺激作用增强。同时,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还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

同时,二氧化硫还是酸雨的重要来源,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总的来说,二氧化硫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减少燃料中的含硫量,从根本上截断二氧化硫的来源;另一类是治理燃烧废气,即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利用碱性液体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中和,使其失去腐蚀性,转化为盐类,再加以去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垃圾裂化焚烧尾气脱酸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过热保护器、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布袋除尘器、前端SO2浓度传感器、过滤阻火器、SO2催化氧化反应器、硫酸气溶胶发生器、铁粉接触极化吸引反应釜、碱洗塔、水蒸汽分离器、末端SO2浓度传感器、排风风机等;其中工业垃圾裂化焚烧尾气通过气体管路进入气体过热保护器,气体过热保护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前端SO2浓度传感器,前端SO2浓度传感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过滤阻火器,过滤阻火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SO2催化氧化反应器,SO2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硫酸气溶胶发生器,硫酸气溶胶发生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铁粉接触极化吸引反应釜,铁粉接触极化吸引反应釜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碱洗塔,碱洗塔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水蒸汽分离器,水蒸汽分离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末端SO2浓度传感器,末端SO2浓度传感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风机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通大气环境;其中,铁粉接触极化吸引反应釜利用磁力吸引原理进行工作,其顶部装有4组气溶胶喷头,能够使废气气溶胶产生从上向下的运动,气溶胶进入六芒星形的旋转铁粉笼,旋转铁粉笼在电动机的牵引下进行高速转动,气溶胶与旋转铁粉笼中的细铁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并被反应釜两侧的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吸引脱离废气,通过电动刮刷的运动使硫酸亚铁粉末最终进入粉末收集斗;其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装填有超细氧化钯颗粒催化剂,废气中的SO2在此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SO3;其中,硫酸气溶胶发生器内壁为陶瓷结构,其顶部装有超细水雾发生器,能够产生向下喷淋的超细水雾,与向上运动的含SO3废气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硫酸气溶胶。

进一步,其铁粉接触极化吸引反应釜的工作压力范围为0.1~2.5MPa,工作温度范围为180~250℃,其电磁铁的工作磁场强度为32~35T,其旋转铁粉笼的转速为500转/min,吸附反应周期小于10分钟,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国,未经张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