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有多个信号源的发射器光学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5398.6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俊介;佐伯智哉;黑川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何胜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有多个 信号源 发射器 光学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两个以上信号源的发射器光学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在该领域中存在一种发射器光学模块,该发射器光学模块 安装有分别输出具有彼此不同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的两个以上半导 体激光二极管(LD)。分别从LD输出的光信号被多路复用并从发 射器光学模块输出作为波长复用信号。这种发射器光学模块安装有 LD和用于将光束耦合至载体上的光学多路复用器的透镜。发射器光 学模块还安装有位于其壳体内的有源电子元件和无源电子元件,例 如,驱动LD的驱动电路、电容器和/或电感器。当LD被含有高频分 量(有时超过10GHz)的信号驱动时,LD及其周围部件的组装需要 考虑在高频信号传播期间高频信号质量的劣化。此外,当发射器光学 模块安装有两个以上信号通道时,装配中还需要考虑通道之间的信号 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输出波长多路复用光信号的发 射器光学模块。本发明的发射器光学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激光二极管 (LD)、多个子安装台、两个以上驱动器以及壳体。LD均具有阴极 和阳极。LD通过使驱动电流从相应的阳极流动到阴极来发射光信号。 子安装台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焊垫和至少两个焊盘。芯片焊垫均在 自身上独立地安装至少两个LD,而至少两个焊盘用于将驱动电流独 立地提供至安装在芯片焊垫上的至少两个LD。芯片焊垫和焊盘在相 应的子安装台上彼此独立。驱动器均与LD对应,并且内部具有相应 的信号地线。驱动器包括相应的开关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对提供至 LD的阳极的驱动电流进行分流。壳体将LD、子安装台和驱动器包 围在内部。壳体设置有与驱动器中的信号地线独立的机壳接地线。本 发明的发射器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LD的阴极被独立地引线接合到 相应驱动器中的信号地线,而不连接至机壳接地线。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并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将能够更 好地理解前述和其他目的、方面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器模块的从后侧顶部观察 到的外观;
图2示出了实施例的发射器模块的从后侧底部观察到的外观;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发射器模块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4A示出发射器模块的内部的主要部分,而图4B放大了配备 激光二极管(LD)的部分;
图5A示出LD的剖视图,而图5B示出LD的透视图;
图6示出用于驱动LD的并联驱动器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安装LD的载体的透视图;以及
图8放大了根据本发明变型例的LD周围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在参考附图的同时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 描述。在附图的描述中,彼此相同或相似的数字或符号指的是彼此相 同或相似的元件,而不进行重复说明。
在处理含有达到或有时超过10GHz以上高频分量的电信号的发 射器光学模块或接收器光学模块中,带有这种高频信号的互连电路的 特性阻抗不可避免地与电路元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特性阻抗匹配。在 差动传输线的情况下,在金属线的宽度和将金属线安装在其上的基板 材料的厚度中,微带线和/或共面线被设计成表现出50Ω或100Ω的 特性阻抗。
然而,发射器光学模块和接收器光学模块的壳体内的传输线通 过接合线(bondingwire)与壳体的端子和/或配备在壳体内的器件电 连接。接合线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电感、电容和/或电阻的寄生分量, 这使得难以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匹配为50Ω或特定特性阻抗。例如, 即使接合线不是螺旋的,直径为50μm接合线也固有地伴随有约 1nH/mm的寄生电感。因此,发射器光学模块或接收器光学模块被优 选地设计成去除或最大程度减少互连电路的特性阻抗不匹配的部分。
当发射器光学模块仅配备有一个LD或仅发射与一个通道对应 的一个信号时,在LD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子元件。然而, 当发射器光学模块安装有两个以上LD来发射两个以上信号时,仅在 各个LD周围留有有限的空间来安装电子部件,这使得难以用最小长 度的接合线将各个LD与驱动LD的驱动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了一些解决方案,以在不限制各部件的布置的情况下实现与LD的最 短互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5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