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腐助剂及边缘高防腐电泳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6143.1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陈豪杰;刘薇薇;贾龙娟;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C09D5/44;C09D163/00;C09D7/12;C08G65/336;C08G65/331;C08G8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杨懿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 助剂 边缘 电泳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助剂及边缘高防腐电泳涂料。
[背景技术]
电泳涂料作为一种已成熟应用于工业涂装的水性涂料,其具有环境污染小、利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性能优异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底漆、汽车零部件的涂装。电泳涂料作为一种对金属底材的保护,由于在烘烤过程中的热流动,在工件的边角和锐利的地方容易出现漆膜变薄甚至露底的现象,从而导致此部分底材出现腐蚀,影响了整个工件的防腐性。所以边缘高防腐电泳涂料的研究是电泳涂料一个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边缘覆盖性,使工件边角和锐边具有优异的防腐性,从而提高工件整体的防腐性,满足高防腐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一种防腐助剂,其主要成分为式I结构化合物: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防腐助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i.将环氧当量为700-850的环氧树脂与聚醚胺反应,得到含有聚醚链段的环氧树脂,
ii.将上述含有聚醚链段的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同时具有聚醚链段和硅氧烷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
iii.在上述具有聚醚链段段和硅氧烷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加入中和剂中和后得到所述的反腐助剂。
该制备方法还具有如下优化方案:
所述聚醚胺,为中间有聚醚链段,两端为一元伯胺的胺的化合物,聚醚胺中胺基和环氧基团比例为1.2:1-2:1。
环氧当量为700-850的环氧树脂与聚醚胺的反应为:环氧当量为700-850的环氧树脂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60-80℃,然后倒入装有聚醚胺的反应容器中,升温至110-120℃,然后保温3小时,得到含有聚醚链段的环氧树脂。
含有聚醚链段的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的反应为:含有聚醚链段的环氧树脂在90-100℃加入硅烷偶联剂,升温至100-120℃,然后保温1-3小时,得到时具有聚醚链段段和硅氧烷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
所述的中和在60-70℃下进行。
环氧当量为700-850的环氧树脂由小分子基础环氧树脂、扩链剂、催化剂、有机溶剂,在120-160℃之间进行扩链反应制得。
有机溶剂优选为甲苯类和酮类溶剂,含活泼氢的胺化合物优选为一元仲胺,可以是酮亚胺、醇胺、烷基胺,中和剂,为有机酸或无机酸,及其它们的衍生物。硅烷偶联剂优选为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中胺:聚醚胺的胺基比例为0.5:1-1:1。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边缘高防腐电泳涂料,含有主体乳液,在主体乳液中添加所述的防腐助剂。
其中,主体乳液占总质量80%-90%;防腐助剂占总质量10%-20%。
所述的主体乳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a.反应容器中加入小分子基础环氧树脂、扩链剂、催化剂、有机溶剂,在120-160℃之间进行扩链反应,得到环氧当量为1000-3000的大分子环氧树脂,
b.在环氧当量为1000-3000的大分子环氧树脂中,在不断搅拌下升温至90-95℃,加入含活泼氢的胺化合物,升温至115-125℃,然后保温3小时,得到扩链后胺改性的主体环氧树脂,
c.反应容器中加入扩链后胺改性的主体环氧树脂、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然后加入中和剂中和,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固含33%-35%。
采用本发明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在链段上引入聚醚胺结构,主要是能有效增加链段柔韧性,同时其胺基结构能增加和底材的结合力,从而大大提高整体的防腐性。
(2)在链段上引入硅氧烷结构,可以利用其水解后产生的硅羟基增加与底材的结合力,漆膜在烘烤过程中,能有效抑制热流动性,从而能提高锐边的防腐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主体树脂的制备
*由二乙烯三胺和甲基异丁基酮按照摩尔比1:2反应制备,最终产物的固含量为: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浩力森涂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