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恒功率输入特性的电容器充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6157.3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刘庆想;张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3/28;H02J3/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恒 功率 输入 特性 电容器 充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具有恒功率输入特性的电容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电容器充电电源启动后,计算模块通过采集电路实时采集负载电压UL、直流母线电压U1和临时储能电容电压U2;同时,计算模块通过存储器获取预设的阈值电压Uset;
b.计算模块根据外部输入的充电信号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充电起始时刻,若是,则更新充电起始电压Us为当前负载电压,即Us=UL;更新充电结束电压Ue为阈值电压,即Ue=Uset;若否,则进入步骤c;
c.在当前控制周期Tc中,根据当前采集与获取的负载电压UL、直流母线电压U1、充电起始电压Us、充电结束电压Ue,获取控制参数tx,具体方法如下:
设在一个谐振周期T内,母线电压U1和临时储能电容电压U2保持恒定,并取近似处理,即U2=U1;
根据串联谐振断续工作模式特性,谐振电流前半周电流峰值I1m为:
|I1m|=(U1+UL)/Z;
后半周电流峰值I2m为:
|I2m|=(U1-UL)/Z;
则输出平均充电电流Ichg为:
Ichg=M(|I1m|+|I2m|)/π=2MU1/(πZ);
其中M为占空系数,为谐振周期T与控制周期Tc的比值,即M=T/Tc,Z为电源谐振回路中谐振电感Lr和谐振电容Cr的特征阻抗,
则充电过程电源输出的起始功率Ps可表示为:
Ps=UsIchg;
充电过程结束时的功率Pe可表示为:
Pe=UeIchg;
充电过程电源输出的平均功率Pm可表示为:
Pm=Ichg(Us+Ue)/2=MU1(Us+Ue)/(πZ);
谐振电流前半周电流ir的表达式为:
式中t为工作时间,ω为谐振角频率,即
直流母线在电流前半周内提供的能量E1可表示为:
式中tx为直流母线工作持续时间,也为切换时刻;
通过控制直流母线在单脉冲提供的平均功率等于负载需要的平均功率Pm即可实现供电端的功率恒定,且为平均功率,即令:
E1/Tc=Pm;
结合Pm和E1的表达式,可得控制参数tx:
d.采用串联谐振断续工作模式,将直流母线和储能电容进行组合的方式对谐振回路进行激励,即采用3过程的工作模式,谐振电流前半周包括两个过程,后半周包含一个过程,具体为:第一个工作过程将母线电压U1接入谐振回路;第二个过程将临时储能电容电压U2接入谐振回路,以上两个过程中电压源均是输出功率的;第三个工作过程将储能电容接入回路,此过程电流方向发生改变,电压源是吸收功率的;
e.根据c步骤获得的控制参数tx,并按照d步骤的工作模式,产生4路通用的时序控制信号;
f.根据交替输出的谐振电流极性,将对应功率开关的驱动信号连接到通用的4路信号上;
g.功率开关按照f步骤得到的信号完成对谐振回路的激励,并根据负载电压是否达到预设阈值电压判断工作是否结束,若否,则返回步骤a,若是,则关断所有开关。
2.一种具有恒功率输入特性的电容器充电装置,包括括三相整流桥D3、直流母线滤波电感L1、直流母线滤波电容C1、临时储能电容C2,第一预充电电阻R1、第一预充电二极管D1、第二预充电电阻R2、第二预充电二极管D2、第一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1、第二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2、第三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3、第四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4、第五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5、第六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6、第七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7、第八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8、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变压器T和输出整流桥D4;所述三相整流桥D3的正相输出端通过直流母线滤波电感L1后接直流母线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一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1的一端、第二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2的一端和第一预充电电阻R1的一端,其负相输出端接直流母线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七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7的一端和第二预充电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1的另一端接第五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5的一端、第三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3的一端和谐振电容Cr的一端;第二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2的另一端接第六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6的一端、第四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4的一端和谐振电感Lr的一端;第六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5的另一端、第一预充电二极管D1的阴极和临时储能电容C2的一端;第一预充电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预充电二极管D1的阳极;临时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预充电电阻R2和第八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8的一端;第二预充电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预充电二极管D2的阳极;第八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8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7的另一端、第三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3的另一端和第四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4的另一端;谐振电感Lr的另一端和谐振电容Cr的另一端分别接变压器T一侧绕组的两个输入端;变压器T另一侧绕组的两个输出端接输出整流桥D4的输入端;整流桥D4输出的两端分别连接负载电容C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母线电压采集电路(1)、储能环节电压采集电路(2)、负载电压采集电路(3)、人机界面(4)、计算模块(5)、时序生成模块(6)、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和开关驱动模块(8);所述母线电压采集电路(1)、储能环节电压采集电路(2)、负载电压采集电路(3)、人机界面(4)和时序生成模块分别与计算模块连接;所述时序生成模块接外部充电信号9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所述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接开关驱动模块(8);
所述母线电压采集电路(1)用于采集直流母线滤波电容C1上的直流母线电压U1,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递到计算模块(5);
所述负载电压采集电路(3)用于采集负载电容C3两端的负载电压UL,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到计算模块(5);
所述储能环节电压采集电路(2)用于采集临时储能电容C2上的临时储能电容电压U2,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到计算模块(5);
所述计算模块(5)中包含存储器,用于存储从人机界面(4)获得的预设阈值电压Uset;
所述计算模块(5)根据当前采集与获取的负载电压UL、直流母线电压U1、充电起始电压Us、充电结束电压Ue,获取控制参数tx并发送到时序生成模块(6);
所述时序生成模块(6)根据控制参数tx和外部充电信号9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到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
所述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用于控制开关驱动模块(8);
所述开关驱动模块(8)在开关状态控制单元(7)的控制下驱动开关;所述开关驱动模块(8)的第一输出端接第一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1的控制端、其第二输出端接第二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2的控制端、其第三输出端接第三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3的控制端、其第四输出端接第四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4的控制端、其第五输出端接第五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5的控制端、其第六输出端接第六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6的控制端、其第七输出端接第七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7的控制端、其第八输出端接第八带有并联二极管的开关S8的控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1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