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行淋溶试验的可循环淋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6305.1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舒新前;赵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新前;赵洪宇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试验 循环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淋溶试验的可循环淋溶装置,可以进行固体,尤其是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废弃矿产、脉石、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淋溶试验,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采矿业高速发展,煤炭、金属、非金属矿物的开采量持续增长,相应排放出大量的煤矸石、尾矿和废弃矿产;煤炭的大量燃烧利用,也产生了许多粉煤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排放出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所有这些,都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许多煤矸石、尾矿、废弃矿产都直接堆存,或者简单处置后堆存或者充填。不仅占用大片土地,影响生态景观,而且受雨水或者地下水等介质淋溶后可能对水体、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急需要进行影响评价。
目前,尽管已有煤矸石等尾矿的淋溶试验装置,但是大都是进行人工注水操作,淋溶水量和水位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大多只能进行单次淋溶,不能进行重复循环试验,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往往因为注水规律性不强,很难对尾矿和矸石中组分的淋溶和浸出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极大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客观性和重复性。显然,十分有必要开发可循环淋溶装置,进行固体废弃物的淋溶试验。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行固体废弃物淋溶试验的可循环淋溶装置,基于水流径向流动时,细颗粒物大都沉积在装样器底部,因此可长时间使用不易堵塞,优于传统淋溶装置中淋溶时采用下部出水的方案。而且,因为储水器上方设置有补水箱并与水位传感器连接,可以根据水位变化适时通过补水管向储水器中补水,从而避免因为蒸发等原因导致水位下降,始终保证淋溶装置中水位和水量处于较稳定状态,保证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淋溶试验。而且,装样器的进水通过喷淋方式进行,完全可以做到整体均匀进水,使淋溶试验更加接近实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行淋溶试验的可循环淋溶装置,可以进行固体,尤其是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废弃矿产、脉石、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等在水介质条件下淋溶时,固体废弃物中可溶组分的淋溶状况,以及可能对水体、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危害。其中,固体废弃物中可溶组分的淋溶状况以及对水体的危害,可以通过在淋溶过程中不同时段取淋溶液进行分析检测得出。
该淋溶装置由装样器(1)与储水器(2)通过排水管3相连接,其中装样器(1)中安装有隔板(4)和隔板(5)。隔板(4)与装样器(1)相对的两侧密封连接,且与装样器(1)的底面留有一定的空隙。隔板(5)与装样器(1)的底面相连接,且高度低于装样器(1)的高度。在隔板(4)和(5)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6)。潜水泵(7)置于储水器(2)之中,潜水泵(7)直接接于注水管(8),同时喷淋器(9)也与注水管(8)相连接;喷淋器(9)与注水管(8)之间装有水量调节阀(10)。在储水器(2)上方安装有补水箱(12),其中与补水箱(12)相连接的有水位传感器(13)和补水管(14)。同时,在储水器(2)的顶部设有取样口(15)。其中,装样器(1)、储水器(2)、注水管(8)、补水箱(12)和补水管(14)等通过固定夹套(16)固定在支架(11)之上。
为保证淋溶样品的代表性,必须使样品量保持适当。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淋溶装置中设置有轻质透明材料制成的装样器(1)和储水器(2),其容积为5~60L,装样器可以盛装粒度小于50mm的样品5~45kg。装样器和储水器的外形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其他进样和取样方便的多种形状。
为了保证进样和取样方便,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装样器(1)与储水器(2)的顶盖可以灵活拆装。二者均为轻质透明材料制成,装样器中设置有液位计,可以及时显示水位变化,以便及时补水。装样器(1)靠近隔板(5)一侧的外壁距离底板20~70mm处设置有一直径为10~60mm的孔。
排水管(3)的外径为10~60mm,注水管(8)的外径为15~60mm,补水管(14)的外径5~35mm,管壁厚度为2~10mm,材质为PVC等适合做管材的轻质材料。
为了使淋溶装置中的淋溶液径向流动,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装样器(1)的安装位置略高于储水器(2)的位置,且两容器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在装样器(1)中设有隔板(4)和隔板(5)。隔板(4)与装样器(1)底板的距离为10~60mm,距离装样器(1)安装排水管(3)一侧的外壁距离为20~120mm;隔板(5)与装样器的底板相连接,距离装样器(1)安装排水管(3)一侧的外壁距离为10~50mm,隔板高度不超过装样器外壁的高度,为5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新前;赵洪宇,未经舒新前;赵洪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
- 下一篇:基于Lcr波法的钢构件绝对应力沿深度分布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