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6569.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奇文;易湘琢;何德文;杜晓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先科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于海东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有机 废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气浮池、氧化处理装置、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和过滤装置,所述调节池、气浮池、氧化处理装置、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和过滤装置依次相连接;
所述氧化处理装置包括氧气反应器、氧化剂加药装置和催化剂加药装置,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射流器相连接,所述氧化加药装置包括氧化剂加药罐和计量器I,所述催化剂加药装置包括催化剂加药罐和计量器II,所述氧化剂加药罐与所述计量器I相连接,所述计量器I通过阀门I与所述射流器相连接,所述催化剂加药罐与所述计量器II相连接,所述计量器II通过所述阀门I与所述射流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II,所述阀门II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加药装置包括的计量器I和催化剂加药装置包括的计量器II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门I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包括混合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区和反应区由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底部向顶部设置,所述氧化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混合区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气浮池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生物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和空气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反应区设置有多层隔板,隔板间设置有紫外灯管,且隔板上开有圆周均布孔,且所述紫外灯管避开圆周均布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有的圆周均布孔,相邻隔板间的圆周均布孔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器和空气进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内设置有填料,且投加有菌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废水进入调节池缓冲其冲击力;
(2)经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池,向气浮池中加入混凝剂,在气浮池底部的曝气器的作用下,废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加快产生絮凝体,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悬浮物;
(3)经步骤(2)处理后的预处理水进入氧气反应器,氧化剂由氧气剂加药装置通过射流器与预处理水混合后从进水管加入氧化反应器的底部,催化剂由催化剂加药装置通过射流器与预处理水混合后从进水管加入氧化反应器的底部,根据计量器I计量加入氧化剂的量和计量器II计量加入催化剂的量,当氧化剂和催化剂加入的量达到用量标准时,计量器I和计量器II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关闭阀门I;当混合区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液位值时,液位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装置,以关闭阀门II;预处理水与氧化剂和催化剂在氧化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混合,混合水经反应区的多层隔板分隔,充分与紫外光接触,以彻底去除预处理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当混合区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液位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装置,以打开阀门I和阀门II;
(4)经步骤(3)处理后的氧化水进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底部的曝气器的作用下,氧化水充分与生物反应器内的填料和菌种混合,进行生物降解;
(5)经步骤(4)处理后的生化水进入沉淀池和过滤装置,经沉淀和过滤处理后达到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先科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先科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5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