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8184.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廖人兴;廖世安;唐伟;陈志林;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 代理人: | 邹蓝;沈艳尼 |
地址: | 53802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字钢 悬挑外 脚手架 钢丝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技术在近十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它有以下缺点,工字钢悬挑架每段悬挑高度最高约为20m,所需的工字钢量多,一次性投入资金大,安装与拆除比较麻烦。采用钢丝绳卸荷式工字钢悬挑扣件钢管脚手架可以使架体悬挑高度增至40m,克服工字钢悬挑架存在的缺点,但是目前的钢丝绳卸荷式悬挑脚手架存在架设不牢固,稳定性不够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安全,更稳定的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将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搭设好后,对应脚手架的每排内外立杆设置一吊环;所述吊环为预先埋设,并锚固定在建筑物的墙面或横梁上,吊环锚固长度为30-40倍钢丝绳直径;在每个吊环上设置两条钢丝绳,其中一条吊拉外立杆与小横杆交接点,另一条吊拉内立杆与大横杆交接点;所述吊拉接点处的小横杆需顶紧墙面,避免收紧钢丝绳时脚手架内倾;所述钢丝绳连接吊环与脚手架的两端回折后,均采用U型钢丝绳夹固定,钢丝绳夹的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并用手动葫芦将钢丝绳收紧。
进一步,所述用于固定每根钢丝绳的钢丝绳夹为6个,两端各设3个。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夹间的距离为6-7倍钢丝绳直径;离钢丝绳回折形成的套环最近处的绳夹应紧靠套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预埋钢环的方法,使钢丝绳吊拉结构更加稳固,同时通过本方法设计的吊拉结构及其位置,具有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材料、人力,脚手架结构更加稳定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根据脚手架的搭设计划,在对应墙体或横梁位置预埋吊环,吊环固定在建筑物的墙面或横梁上,吊环锚固长度为35倍钢丝绳直径。本实施例中,脚手架钢管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悬吊式脚手架搭设好后,待预埋吊环处的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方可安装钢丝绳。搭设脚手架时,将位于吊拉接点处的小横杆顶紧墙面。
采用两根钢丝绳对脚手架进行吊拉,在悬挑架工字钢层以上、架子底部设置卸荷钢丝绳,且根据脚手架的架设高度,每隔一个高度架设一批卸荷钢丝绳;钢丝绳选用6×19钢丝绳。两条钢丝绳,其中一条吊拉外立杆与小横杆交接点,另一条吊拉内立杆与大横杆交接点;钢丝绳两端穿过吊环及吊拉接点后,回折,并用U型钢丝绳夹固定,每端使用3个钢丝绳夹;钢丝绳夹的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并用手动葫芦将钢丝绳收紧。钢丝绳夹间的距离为6-7倍钢丝绳直径。
本实施例的脚手架的搭设质量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2)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相关要求。另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以下项目: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悬挑梁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荷载是否超限;
4)拉结件是否牢固可靠;
5)钢丝绳是否破损;工字钢是否变形;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6)立杆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为例,该工程如果按传统工字钢悬挑架做法需要安装两层钢梁,采用钢丝绳卸荷式工字钢悬挑架仅需要布置一层钢梁。每搭一层悬挑架层需要工字钢150根(4m),总重14.5T,单价按4000元/T计算,需58000元。每根工字钢预埋直径20圆钢两根,每根长1.6m,需1T钢筋,另外需要加强钢筋网片约1T,钢筋单价4000元/T,则钢筋费为8000元。另外安装、运输、加工等用工约80工日,人工费4000元。另外,拆除工字钢约花2000元人工费。采用本发明的工字钢悬挑外脚手架吊拉钢丝绳的方法,总共少投入7.4万元。
本发明还在防城区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南宁建筑设计院大楼等工程中应用过,均取得较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8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钢模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