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8768.1 | 申请日: | 201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36/704;A61P27/02;A61K35/24;A61K35/586;A61K35/64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1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泪囊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泪囊炎是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是泪溢,有时伴有该侧的慢性结膜炎。泪囊炎一般表现为慢性和急性两种,而以慢性最常见,急性泪囊炎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泪囊炎常继发于邻近组织如结膜、鼻腔和鼻旁窦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或梅毒等。关于泪囊炎的确切发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泪道下端阻塞造成泪液储留于泪囊中,是引起泪囊炎的先决条件。
慢性泪囊炎由于脓液积聚,其中常有毒力强的细菌滋生,特别是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容易繁殖。脓液经常排入结膜囊,导致结膜慢性发炎;当角膜轻微外伤,或进行内眼手术,会引起匍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为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所以必须及时治疗。
中医称此病为漏睛,是因热毒蕴结内眦部近睛明穴下方,突发红肿高起,继而破溃出脓的一种眼病。认为,本病形成与心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凡风热外侵,停留于泪窍;或心有伏火,脾蕴湿热,循经上攻眦部;或因椒疮日久,邪毒蔓延,泪窍阻塞,复加心热上承,热毒蕴积,灼伤津液气血,蓄腐化脓而成本病。
现有技术中治疗此病常常采用西医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主要用磺胺或抗生素,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易产生药物依赖。手术治疗主要是泪道扩探术和泪囊摘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不过也存在操作困难、加重患者痛苦、损伤容貌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治疗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其中,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莲子心20-30份、紫草20-30份、地不容10-20份、玳瑁10-20份、萆解10-20份、防已10-20份、夜明砂10-20份、千里光10-20份、钩藤10-20份、橹豆衣10-20份、香薷10-20份、全蝎10-20份;
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络石藤10-20份、虎杖10-20份、楸叶20-30份、蚕沙10-20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莲子心25份、紫草25份、地不容15份、玳瑁15份、萆解15份、防已15份、夜明砂15份、千里光15份、钩藤15份、橹豆衣15份、香薷15份、全蝎15份;
其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络石藤15份、虎杖15份、楸叶25份、蚕沙15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含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根(莲心)。性味苦,寒。归心、肺、肾三经。有清心,去热,止血,涩精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烦,口渴,吐血,遗精,平和五脏之气。《本革再新》记载:“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常作为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
地不容:为防己科植物地不容的块根。味苦而辛,性凉,有小毒,可清热解毒、镇静、理气、止痛。
玳瑁:为玳瑁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药性甘,寒;入心、肝经,有清热解毒,平肝定惊的功效。
萆解: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绵萆解和粉背薯蓣的根茎,生用。性味:苦,微寒。归肝、胃经。可利湿去浊,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防已: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可祛风湿,止痛,利水。临床上用于主治:风湿关节疼痛;湿热肢体疼痛;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湿肿。
夜明砂: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的粪便,焙干用。性味:辛,寒。入肝经。可清肝明目,散瘀消积。临床上用于肝热目赤、白睛溢血、雀目、内外障翳及小儿疳积等症。
千里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里光的幼嫩茎叶。性味:苦,平。有小毒。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临床上用于治疗疮疖肿毒,皮肤湿疹,风火赤眼等病症。
钩藤: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性味:甘苦;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静,未经曹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8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急性尿道炎的中药
- 下一篇:天星中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