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9893.4 | 申请日: | 201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桂丽;石德全;董静薇;李大勇;陈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线性 声学 复合材料 层压板 微小 开裂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系包括任意波形发生器(1)、第一发射换能器(2)、第二发射换能器(3)、接收换能器(4)、数字信号示波器(5)、计算机(6)、被测复合材料层压板(7)、第一同轴数据传输线(8)、第二同轴数据传输线(9)、第三同轴数据传输线(10)、第四同轴数据传输线(1)1和第五同轴数据传输线(12),所述的换能器阵列,由三个压电换能器组成,其中两个发射换能器即第一发射换能器(2)、第二发射换能器(3)和一个为接收换能器(4)组成,数字信号示波器(5)可以实时接收并存储接收换能器采集的信号,数字示波器(5)可以实时接收并存储接收换能器(4)采集的信号,数字示波器(5)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同轴数据传输线(11)与计算机(6)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计算机(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同轴数据传输线(12)与任意波形发生器((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通过计算机(6)控制任意波形发生器(1)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任意波形发生器(1)的信号输出端即第一个输出通道通过同轴数据传输线(8)与第一个发射换能器(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个输出通道通过同轴数据传输线(9)与第二个发射换能器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发射换能器(2)和发射换能器(3)与被测复合材料层压板(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换能器阵列即第一发射换能器(2)、第二发射换能器(3)和接收换能器(4)均为同型号同材质的压电晶体,所述的换能器阵列谐振频率为1.6MHz,通过环氧树脂与被测复合材料层压板7垂直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波形发生器(1)的通道包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的输入通道是可以通过计算机(6)把波形信号下载到任意波形发生器(1)中,所述的输出通道为四个独立通道,可以同时选择不同频率的发射信号,本发明仅用其中第一输出通道和第二输出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波形发生器(1)所产生的两列超声波脉冲波的中心频率分别为80kHz和300k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声学复合材料层压板微小开裂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计算机(6)中程序编写的两列超声波信号下载到任意波形发生器(1)中,两列超声波信号的中心频率分别为80kHz和300kHz,波形均设为猝发正弦波;
计算机(6)向任意波形发生器(1)发出控制信号,启动任意波形发生器(1);
任意波形发生器(1)第一个输出通道发出80kHz的猝发正弦波,通过第一同轴数据传输线8加载到第一发射换能器(2)上;同时第二个输出通道发出300kHz的猝发正弦波,通过第二同轴数据传输线(9)加载第二发射换能器(3)上;
利用接收换能器(4)接收被测复合材料层压板(7)中的波形信号,并通过同轴数据传输线(10)同步传给数字信号示波器(5),数字信号示波器(5)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显示和存储,同时通过信号输出端同轴数据传输线(11)发送给计算机(6),进行分析处理;计算机(6)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存储和分析,找出非线性声学信号与微小开裂相关的特征参数,对裂纹进行监测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98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