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0135.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艺腾;林长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艺腾 |
主分类号: | A61K36/484 | 分类号: | A61K36/484;A61P31/22;A61K35/64;A61K33/36;A61K35/10;A61K35/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地址: | 363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外用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很多,大致分为口服和外用两大类,一般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是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而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主要发育胸肋或腰部,其治疗应根据其症状分别采取凉心泄肝,化斑解毒或清肺泻脾除湿、解毒化瘀、通络止痛,外敷药物,标本兼治。外用药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必不可少的药物,好的外用药可以防止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为阿替洛韦软膏,使用效果好,但患者多产生过敏反应,致使病程延长,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如下组分混合后研成粉末制成:五倍子8~10重量份,白芷8~10重量份,雄黄8~10重量份,琥珀5~7重量份,穿山甲5~7重量份,甘草5~7重量份,上述各组分的君臣佐使关系如下:
君药:雄黄(燥湿、解毒、杀虫)和五倍子(解毒、疮疖肿痛),
臣药:白芷(燥湿、祛风、止痛),以协助君药解毒止痛
佐药:穿山甲(活血、消肿)和琥珀(活血化瘀),
使药:甘草(清热解毒)。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由如下组分混合后研成粉末制成:五倍子8.5~9.5重量份,白芷8.5~9.5重量份,雄黄8.5~9.5重量份,琥珀5.5~6.5重量份,穿山甲5.5~6.5重量份,甘草5.5~6.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的,由如下组分混合后研成粉末制成:五倍子9重量份,白芷9重量份,雄黄9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穿山甲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用法为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与1~5倍体积的香油调和均匀后,一日涂覆2~3次于患处。
进一步优选的,其用法为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与1~3倍体积的香油调和均匀后,一日涂覆3次于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症状,7~8天即可完全治愈,显效快且效果良好;
2、本申请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无毒副作用,患者愈后不会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男性患者,觉形寒微热,三天后继见左腰部至腹部起有带形红斑,有刺样剧痛,隔一日,有干性疱疹出现,疼痛加剧。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治疗,该组合物由如下组分混合后研成80目的粉末而制成:五倍子9重量份,白芷9重量份,雄黄9重量份,琥珀6重量份,穿山甲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与3倍体积的香油调和均匀后,一日涂覆2次于患处,3次涂覆后疼痛减半,全身不适大减,连用7天痊愈,观察月余,无不良毒性反应。
实施例2
女性患者,20天来左侧头部出现丘疹、疼痛、颈硬。逐渐见水痘,时觉发热,恶寒。经多家诊所及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疗效欠佳。诊治时见头发全剃光,还有丘疹、水疱、肿疼,头疼不眠,全身不适。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治疗,该组合物由如下组分混合后研成100目的粉末而制成:五倍子8.5重量份,白芷9.5重量份,雄黄8.5重量份,琥珀6.5重量份,穿山甲5.5重量份,甘草6.5重量份,将上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与1.5倍体积的香油调和均匀后,一日3次。3日后疼痛红肿减半,效方不更,继续治疗12天后诸症基本消失。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艺腾,未经李艺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