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0165.5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飞;赵连池;林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1/77;F24F11/80;F24F11/46;F24F11/64;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娜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节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以将室内环境调整至一舒适度最佳状态的同时降低能耗和室内环境污染。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令,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送风模式;若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送风模式,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模式是否为模拟自然风模式;若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模式为模拟自然风模式,则获取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若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不在预设范围内,调整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以及空调系统的风机风速,直至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在预设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中央空调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环境是现代人们最重要的环境之一。用户每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约占80%-90%以上。由于空调设备(例如,中央空调系统)可有效地改变室内环境的热环境状况,因此,在现代室内环境中被广泛采用,随着近年来用户对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需求以及低碳环保意识的普及,空调设备中的机械风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由于模拟自然风作为一种动态送风方式,在用户中的接受度较高,且模拟自然风可以充分利用气流的冷却作用,可使用户在较热的环境中达到热中性和热舒适。
然而,随之而来的能耗问题、室内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室内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经调查发现,空调设备的能耗很大,约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虽然,模拟自然风可以较好的解决能耗问题、室内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拟自然风为固定的风速序列,即通过风速测量仪器,在室外特定环境下,实际读取风速测量值,空调设备的控制系统将风速测量值进行还原后将其以特定的自然风风速序列形式存储在控制系统的存储设备中,空调设备的控制系统需根据自然风速序列控制风机转速,从而实现模拟自然风送风。由于无论室内环境温度如何变化,空调设备吹出的自然风永远是固定的自然风序列,并未考虑当前控制的室内环境是否满足舒适性条件,无法提高用户体验效果,且也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风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以将室内环境调整至一舒适度最佳状态的同时降低能耗和室内环境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S101、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选择指令,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送风模式;
S102、若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送风模式,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模式是否为模拟自然风模式;
S103、若所述空调系统的送风模式为模拟自然风模式,则获取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
S104、若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不在预设范围内,调整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以及空调系统的风机风速,直至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在预设范围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不在预设范围内,调整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以及空调系统的风机风速,直至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在预设范围内,包括:
若所述人体的热舒适指标值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则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关系;
若所述设定温度小于室内环境温度,将所述设定温度调高一预设温度;根据已调高的设定温度,更新自然风的风速序列,获取新的风速序列;经过第一预设周期后,执行S103;
若所述设定温度大于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则将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由制冷模式切换为送风模式,根据所述设定温度调整所述空调系统的风机风速;经过第一预设周期后,执行S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触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兼顾反射和透过效果的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