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超导连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50190.3 申请日: 2015-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5428517B 公开(公告)日: 2018-05-25
发明(设计)人: 应利良;熊伟;王会武;张国峰;王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39/24 分类号: H01L39/24;H01L39/02;H01L39/06;H01L23/532;H01L21/768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余明伟
地址: 20005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超导材料层 绝缘材料层 超导连接 双通道 衬底 制备 超导电路 超导通道 并联 刻蚀 约瑟夫森结 连接通道 旁路电阻 依次层叠 底电极 对电极 层间 配线 沉积 改进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超导连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于衬底上依次制备第一超导材料层、第一绝缘材料层、第二超导材料层;刻蚀第二超导材料层和第一绝缘材料层,露出第一超导材料层;刻蚀第一、第二超导材料层,形成双通道超导连接和约瑟夫森结;于第一绝缘材料层和衬底上形成第二绝缘材料层;形成旁路电阻;沉积第三超导材料层,并形成配线。双通道超导连接包括:并联的第一、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底电极、绝缘材料层及对电极;所述第二通道为衬底上的纯超导通道。本发明通过改进超导电路版图,在制备层间超导通道时,并联一个纯的超导连接通道,克服了以往的连接通道的约瑟夫森效应,提高了超导电路器件的性能及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导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通道超导连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导电路包括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单磁通量子器件(SFQ)等应用超导约瑟夫森结的电路。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是基于约瑟夫森效应和磁通量子化原理的超导量子器件,它的基本结构是在超导环中插入两个约瑟夫森结,SQUID是目前已知的最灵敏的磁通探测传感器,典型的SQUID器件的磁通噪声在μΦ0/Hz1/2量级(1Φ0=2.07×10-15Wb),其磁场噪声在fT/Hz1/2量级(1fT=1×10-15T),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磁脑磁、材料探测、地球磁场、军事、地震和考古等各方面,用其制备的磁通显微镜可从事基础研究。

单磁通量子器件(Single Flux Quantum,SFQ)是利用约瑟夫森结内的单个磁通量子来表示逻辑“1”和“0”的超导电路技术。以此为基础的超导数字电路时钟频率可达770GHz,可用于雷达和通信系统的超宽带模数/数模转换器、宽带网络交换器、射电天文的数字式自相关器以及超导计算机等。因其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目前美国和日本均投入巨资进行战略研究。

在量子力学的概念里,当两块金属被一层薄的绝缘体分开时,金属之间可以有电流通过,通常把这种“金属—绝缘体—金属”的叠层称为隧道结,它们之间流动的电流称为隧道电流。假如,在这种叠层三明治结构中,一个或者两个金属是超导体,则称为超导隧道结。根据Josephson效应,在超导隧道结中,绝缘层具有超导体的一些性质,但与常规超导体相比具有较弱的超导电性,被称为“弱连接超导体”。

如图1所示为约瑟夫森结(Josephson Junction)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超导材料层11、13以及介于两层超导材料层11、13之间的绝缘材料层12,其中所述绝缘材料层12的厚度很薄,通常在几到十几纳米的厚度。如图2所示为典型的约瑟夫森隧道结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当约瑟夫森结中的电流小于理想状态下结的临界电流I0时,约瑟夫森结两端电压始终为零,根据直流约瑟夫森效应,此时的电流是由于库珀(Cooper)对隧穿造成的超流;一旦电流超过理想状态下结的临界电流I0,正常电子会参与到隧道效应中,约瑟夫森结从零电阻状态直接突变至正常电阻态,表现为结区电压的突变为2Δ/e;反之,随着电流减小,电压的返回路径跟随另一条曲线,因此I-V曲线出现回滞。

超导电路一般由约瑟夫森结1和一些电阻、电感等相互搭配组成,有三层或以上超导层和两层以上的绝缘层。如图3所示为超导电路的局部俯视图,其中,约瑟夫森结1通过配线和导通通道2与电感等器件连接。因为融合超导物理和微电子技术,超导电路的设计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微小的变量造成的影响,包括电感大小匹配、电阻尺寸大小和阻值、每层薄膜的厚度、由金属绝缘金属造成的电容等。其中导通通道部分因为其层数较多,会寄生一定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所以在超导电路设计过程中尤其需要仔细考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