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器针头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0197.5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4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楠;李秀婷;李佳瑩;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00 | 分类号: | B02C1/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针头 粉碎 装置 | ||
1.一种注射器针头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针头粉碎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压碎装置、设置于所述压碎装置上的第一顶靠装置、位于所述压碎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第二支架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装置上下两侧的第二顶靠装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弹性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的定位框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框上的第一支架,所述压碎装置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压碎杆、设置于所述压碎杆上的压碎块、位于所述压碎杆右侧的第二定位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顶靠装置包括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下两侧的第一移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下两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横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二竖杆及位于所述第二竖杆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二顶靠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架上的第一压缩杆、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杆一侧的第二压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架上的第二压缩架、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架右侧的第四横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缩架上的第四弹簧,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三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三竖杆上的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内的第五弹簧及位于一侧的第六弹簧,所述压碎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压碎杆呈长方体,所述压碎杆水平放置,所述压碎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压碎块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压碎杆上,所述压碎块呈半球状,所述压碎块与所述压碎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表面与所述压碎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右表面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定位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表面与所述定位框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竖杆竖直放置,所述压碎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移动架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一端与所述压碎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移动架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二支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架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第一压缩架呈Z字形,所述第一压缩架与所述第一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压缩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压缩杆与所述第一压缩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压缩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的端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压缩架内且与所述第二压缩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二压缩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定位柱竖直放置,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内且与所述定位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压缩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穿过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1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