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0960.4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邢立坤;曾庆辉;李国伟;吴沃生;李新;吴树鸿;罗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故障 线段 综合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故障综合定位方法及系统,首先分别对多种故障线段中的线段进行加权处理,在对加权后的各故障线段集进行合并处理,并对各故障线段集之间的重合线段的权重进行累加以更新重合线段的权重,以获得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通过对定位的多种故障线段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只对单个故障线段集进行分析,线段在各故障线段集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其权重可能越大,表示在通过多种定位方法进行故障定位时都能定位到该线段,说明该线段为故障线段的可能较大,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中线段的权重越高,表示线段为电网故障线段的可能性越大,从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中选取权重较大的线段作为电网故障线段集,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电网故障定位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成为了重中之重,现代配电网具有拓扑关系复杂、节点数量多以及密集等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破坏、极端天气以及设备老化等原因难免会发生故障。在故障发生后,尽快确定故障位置对于节省故障抢修时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在电网内常用的故障定位方法有阻抗法、行波法、故障指示器定位、自动化开关定位以及出线开关定位等。其中故障指示器定位、自动化开关定位以及出线开关定位是目前在电网内实用化程度较高的定位方法。
现有的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线路的综合单端故障定位方法的技术方案在流程中融合了阻抗法、频域法和行波法的综合单端故障定位方法。其首先通过信号边际谱提取暂态行波固有频率,通过频域法计算得到初始故障距离,其次利用初始故障距离及工频量估算过渡电阻,根据初始故障距离及过渡电阻估算结果确定反射波识别时间窗及反射波极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可靠的反射波识别,最终完成配电网线路的单端故障定位。但是,该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定位方法虽然比只使用行波法定位的定位精度有所提升,但是其定位精度依旧受线路电压电流数据采集的频率和采样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配网线路规模较大且结构复杂,要在各个线路安装用于采集高频电压电流数据的录波仪或其他设备的成本较高,难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引用,如果利用较为普及的SCADA系统或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所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其采样频率决定了其无法满足配网故障定位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故障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故障定位精度的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方法及系统。
一种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种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
分别对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中的故障线段进行加权;
合并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并对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之间的重合线段的权重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重合线段的权重,获得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
对所述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中的故障线段按照权重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的排序结果,选取所述排序结果中权值较大的前预设数量的故障线段,确定电网故障线段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网故障线段综合定位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种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
加权模块,用于分别对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中的故障线段进行加权;
合并模块,用于合并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并对各所述电网故障线段初始集之间的重合线段的权重进行累加以更新所述重合线段的权重,获得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中的故障线段按照权重进行排序,获得所述综合故障加权线段集的排序结果,选取所述排序结果中权值较大的前预设数量的故障线段,确定电网故障线段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