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0965.7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忠华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冶金炉烟气的净化装置为冶金炉烟气发生设备、余热利用设施、除尘器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目前通常采用的余热利用设施是换热器,是一种既能降低烟气温度,同时又能将高温烟气进行利用,达到换热目的的设备。水列管余热锅炉、蓄热式热管换热器来回收冶金炉烟气的余热,产生饱和蒸汽等。由于冶金炉烟气温度剧烈波动,含尘量大,普通水列管余热锅炉很难运用于冶金炉烟气的余热回收。由于冶金炉烟气含尘量大,在使用水列管余热锅炉时,前期换热效果比较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换热列管壁上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烟尘,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相对减少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增加了余热系统的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冶金炉烟气含尘量大,在使用水列管余热锅炉时,前期换热效果比较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换热列管壁上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烟尘,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相对减少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增加了余热系统的投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换热箱顶部的密封水箱供水,在气泵的辅助下,将密封水箱内的水从喷水嘴喷出,对换热列管的竖直管管壁的烟尘进行冲洗,使其能够持续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充分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箱和竖直设置在换热箱内的换热列管,换热箱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设置在换热箱底部的集尘口,换热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换热箱的顶部,换热列管包括若干竖直管和用于连接竖直管的弯管,所述换热箱顶部设有一密封水箱,所述密封水箱下部通过若干喷水嘴与换热箱内部连通,所述每个竖直管上部至少设有一个喷水嘴,所述密封水箱顶部设有一气泵。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竖直管上部设有一个喷水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换热箱顶部的密封水箱供水,在气泵的辅助下,将密封水箱内的水从喷水嘴喷出,对换热列管的竖直管管壁的烟尘进行冲洗,使其能够持续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充分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箱,2.换热列管,3.进风口,4.出风口,5.集尘口,6.进水口,7.出水口,8.竖直管,9.弯管,10.密封水箱,11.喷水嘴,12.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冶金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箱1和竖直设置在换热箱1内的换热列管2,换热箱1具有进风口3、出风口4和设置在换热箱1底部的集尘口5,换热列管2的进水口6和出水口7设置在换热箱1的顶部,换热列管2包括若干竖直管8和用于连接竖直管8的弯管9,换热箱1顶部设有一密封水箱10,密封水箱10下部通过若干喷水嘴11与换热箱1内部连通,每个竖直管8上部至少设有一个喷水嘴11,密封水箱10顶部设有一气泵12。
作为优选,每个竖直管8上部设有一个喷水嘴11。
在使用时,只需打开气泵12给密封水箱10内供气,使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喷水嘴11内喷向竖直管8,从而将换热列管2的竖直管8壁上的烟尘冲洗掉,然后从集尘口5处将刮下的烟尘收集,并集中处理。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忠华,未经马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输送装置
- 下一篇: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植物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