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涂布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2123.5 | 申请日: | 201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刘权;张飞龙;陈炜;陈默;宫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过程 颗粒 引起 负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涂布过程中的浆料过滤方式,具体为一种锂电池涂布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现象常有发生。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裸露的铜箔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锂。锂元素具有强活泼型,能与微量水分或电解液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一旦负极片出现露箔必须对其予以剔除处理。
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通常为石墨,常用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CMC)和丁苯橡胶(SBR)。负极浆料是一个不稳定的液固混合体系,吸附在活性颗粒表面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导致颗粒之间发生聚集。浆料在料槽中发生团聚,产生大颗粒,导致涂布及后续的辊压过程中出现露箔问题,影响极片质量。因此对料槽中的浆料进行再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问题,降低极片报废率,提高涂布质量,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涂布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为在转移式涂布机料槽里添加一层筛网,筛网的上端粘贴在刀辊上,筛网的下端固定在挡块表面,两侧用挡板顶紧,负极浆料经筛网过滤后利用刀辊下方的涂辊直接涂敷在铜箔上。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尺寸为70×40cm。
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目数为80-12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料槽中的浆料经挡板筛网过滤后,直接涂覆在铜箔上,涂布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露箔现象,大大降低了极片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涂布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刀辊,2-涂辊,3-筛网,4-挡板,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涂布过程中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的控制方法——挡板筛网过滤方式,挡板筛网固定安装过程如下:先将涂布机头挡板4卸下,再取一70×40cm的筛网3,筛网3上端用胶带固定在刀辊1上,下端紧贴挡块5表面,两侧由挡板4顶紧。最后将负极浆料放出,经筛网3过滤后直接涂覆。
挡板筛网安装并连续使用后,统计的暗痕和划痕数量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负极露箔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挡板筛网的过滤方式能有效地控制由颗粒引起的负极露箔问题。
表1挡板筛网安装前后负极露箔问题发生情况对比
应当注意,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举例说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作各种各样的修改,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构思精神,均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2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