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2962.7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辉;姜丽丽;高幼华;苗兴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全程 立体化 平衡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马铃薯种植施肥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是农业发展的目标,而培育壮苗则是获得高产高效的第一步。但目前马铃薯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由于地膜覆盖给后期追肥带来了困难,因此生产者一般都是盖膜之前一次性施肥,容易造成生长前期养分过多,而后期养分不够的情况,即使后期再供应更多的养分,都无法弥补苗期损失,造成马铃薯低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
本发明的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根据土地测量结果,将底肥、追肥、叶面肥分别施入,具体方法如下:
1、种前底肥:在耕整地时施加前期底肥,将前期底肥均匀施于地表后进行翻耙作业,施肥量为20.2千克/亩~29.9千克/亩;播种时施加后期底肥,施在种薯两侧深2~6cm处,施肥量为35千克/亩~55.1千克/亩;
2、中耕追肥:中耕作业同时进行2次追肥,均施在植株两侧,覆土厚度为4cm~6cm,共施肥17.5千克/亩~30千克/亩;
3、开花期叶面肥:开花初期喷洒叶面肥,喷洒在植株叶片表面,每隔7天施入一次,一个生长季节喷施5~7次,共施肥1.3千克/亩~7千克/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前期底肥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有机肥20~29.3份、生物菌剂0.2~0.6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后期底肥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磷酸二铵10~17.6份、尿素10~14.1份、硫酸钾15~23.4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中耕追肥时第一次追肥施加重量份数为10~18份的大量元素水溶肥,第二次追肥施加重量份数为7.5~12份的中量元素水溶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叶面肥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中量元素水溶肥1~6.1份和磷酸二氢钾0.3~0.9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叶面肥与重量份数为28~32份的水配置成叶面肥的水溶液后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大于或等于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生物菌剂中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大于或等于2.0亿/毫升。
本发明的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不仅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而且对提升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利于淀粉产业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可提高马铃薯产量15%以上,块茎淀粉含量可提高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马铃薯全程立体化平衡施肥方法,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根据土地测量结果,将底肥、追肥、叶面肥分别施入,具体方法如下:
1、种前底肥:在耕整地时施加前期底肥,前期底肥是由有机肥20~29.3份和生物菌剂0.2~0.6份按重量份均匀混合而成,其中要求有机肥中有机质的质量含量≥50%,生物菌剂中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2.0亿/毫升,将该前期底肥均匀施于地表后进行翻耙作业,施肥量为20.2千克/亩~29.9千克/亩;播种时施加后期底肥,后期底肥是由磷酸二铵10~17.6份、尿素10~14.1份和硫酸钾15~23.4份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其施加在种薯两侧深2~6cm处,施肥量为35千克/亩~55.1千克/亩;
2、中耕追肥:在中耕作业的同时分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施加大量元素水溶肥10千克/亩~18千克/亩,第二次追肥施加中量元素水溶肥7.5千克/亩~12千克/亩,,追肥均施在植株两侧,覆土厚度4cm~6cm,两次追肥共施肥17.5千克/亩~30千克/亩;
3、开花期叶面肥:开花初期喷洒叶面肥,该叶面肥是由中量元素水溶肥1~6.1份和磷酸二氢钾0.3~0.9份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在施加时需兑重量份数为28~32份的水配置成叶面肥的水溶液喷洒在植株叶片表面,每隔7天施入一次,一个生长季节喷施5~7次,共施肥1.3千克/亩~7千克/亩。
本方法中,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随叶面肥喷施进行施入,微量元素是由下列化合物按重量份数制成,由钼酸铵5~10份、硼砂20~30份、硫酸亚铁20~30份和硫酸锌8~15份混合,施入总量为1~2%。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2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麦克风
- 下一篇:电容式麦克风防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