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酸性泥饼冲洗剂,冲洗液及冲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3194.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兴武;张婷;彭建文;张海雄;田蕾;韩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C09K8/528;E21B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液 冲洗剂 非酸性 泥饼 冲洗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润湿 三聚磷酸钠 过硫酸铵 氧化剂 悬浮稳定性 储层保护 井壁泥饼 井下安全 现场施工 起泡 分散剂 混合液 质量份 沉降 对管 返排 乳化 酸洗 增溶 分解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酸性泥饼冲洗剂,冲洗液及冲洗方法。本发明的非酸性泥饼冲洗剂,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三聚磷酸钠40~50份,过硫酸铵1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5份。该冲洗剂可与水方便配制成冲洗液,冲洗液中三聚磷酸钠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过硫酸铵起到氧化剂的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起到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起泡的作用,各组分协同作用,针对性强,可实现对井壁泥饼的高效润湿、分解、清除,有利于储层保护,同时避免了采用酸洗冲洗液对管柱所造成的严重腐蚀;使用该冲洗液进行冲洗后的混合液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无沉降发生,现场施工时容易返排出去,减少了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工程化学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酸性泥饼冲洗剂,冲洗液及冲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工艺过程中,泥饼是在滤失过程中,钻井液的自由水进入岩层,钻井液中的固相颗粒附着在井壁上形成的。质量好的泥饼可以保护井壁,有效降低滤失性。但在钻井完成后,需要采油时,则需要把形成的这些泥饼清除,因为这些泥饼堵塞了井壁四周的孔隙,使井壁四周油层中的油不能够流入井中,降低了储层的渗透率,增加了油气返排压力,导致油气产量降低,且不利于储层保护。
泥饼也会影响到固井过程中水泥环与套管和井壁的胶结强度。固井是将水泥注入井壁和套管之间环形空间的过程。在固井工程中,套管串和水泥浆之间的界面成为第一界面,水泥浆和井壁之间的界面成为第二界面。由于井眼不规则、钻井液与水泥浆不相容等因素,易在井眼环空界面处形成微环隙,从而降低界面胶结强度,严重影响固井质量,甚至引起油气水窜流。因而,进行钻井液及泥饼有效清除的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冲洗液通常是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用钻井液稀释混配而成,然而传统的冲洗液对钻进液、泥饼的冲刷能力弱,无法高效的将井壁上的钻井液清洗干净,对井壁上所形成的薄而韧且致密的泥饼更是无法有效清除;针对以上问题,已有许多新型的冲洗液体系面世。CN103965845A公开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冲洗液,其主要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1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7份、有机酸2~4份、提粘提切剂0.5~5.0份、清水72~100份组成;该冲洗液具有一定的切力和粘度,具有较强的冲刷能力;但由于泥饼中的高聚物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该冲洗液仍不能有效的使泥饼润湿分解,其冲洗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CN104449621A公开了一种高效固井冲洗液体系,其由如下组分组成:清水100份、纤维材料0.2~0.8份,氧化性物质1.6~8.0份,聚合物0.3~1.5份,加重剂0~120份,盐2.3~9.7份,有机酸0.5~7.2份,稳定剂2.0~10份,分散剂0~0.6份。该冲洗液中的氧化性物质可以促进泥饼中的有机聚合物发生降解,从而有效降低钻井液粘度和滤饼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冲洗效率;但该冲洗液配方组分复杂,且组分中的有机酸容易对管柱造成腐蚀,增加了后期井下作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一种非酸性泥饼冲洗剂,其针对泥饼的性质进行有效分解冲洗,且该冲洗剂不含强酸组分,可以减少因后期腐蚀带来的井下作业。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冲洗剂配制而成的非酸性泥饼冲洗液。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冲洗液在筛管完井中的冲洗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酸性泥饼冲洗剂,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三聚磷酸钠40~50份,过硫酸铵1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3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