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塔反向竖转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3602.9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强;李文广;罗金山;王守立;宋佳杰;刘建华;武宏斌;李建中;马应琦;杨松立;高正伟;李眉俊;桑松龄;朱俊;仲崇彬;郭金龙;杨艳辉;韦伟;赵小玲;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22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塔反向竖转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钢塔是超长细比高耸结构的特点,当钢塔(1)在钢塔拼装支架(3)上拼装、焊接完成后,将钢塔(1)的底端铰接在主墩上,此时,钢塔(1)的竖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度;根据主梁的结构通过锚固力计算在主梁(2)的长度方向上确定用于提升和下放钢塔(1)的锚固点位置;在提升锚固点位置布置同步提升系统(5),在下放锚固点位置布置同步下放系统(6);先利用同步提升系统(5)使钢塔(1)绕着钢塔与主墩的铰点旋转至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位置,再利用同步下放系统(6)使钢塔(1)绕着钢塔与主墩的铰点继续旋转至钢塔的设计位置,从而完成钢塔的设计位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的竖向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塔反向竖转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主梁(2)施工完成后,在主墩顶部上安装钢塔铰座(4),在主梁上、且在主墩与下放锚固点之间搭设与水平方向呈10度夹角的钢塔拼装支架(3),在钢塔拼装支架(3)上完成钢塔(1)的拼装和焊接,将钢塔(1)通过钢塔铰座(4)铰接在主墩上,在所述钢塔(1)上设置一锚索扣点(11);
所述同步提升系统(5)采用六台连续千斤顶,同步下放系统(6)采用两台连续千斤顶;
在钢塔(1)上安装压杆拼装支架(10),在该压杆拼装支架(10)上完成压杆(7)的拼装,所述压杆(7)的底端与钢塔铰座连接,所述压杆(7)的顶端与钢塔(1)上的锚索扣点(11)之间连接有柔性拉杆(9),所述压杆(7)的顶端与所述同步提升系统(5)之间连接有前拉索(81),所述钢塔(1)上的锚索扣点(11)与所述同步下放系统(6)之间连接有后拉索(82);
步骤二、通过作为同步提升系统(5)的六台连续千斤顶预拉前锚索(81),使柔性拉杆(9)张紧,从而使压杆(7)、柔性拉杆(9)和钢塔(1)构成一三角形结构;利用六台连续千斤顶逐级加载,并保持同步,利用压杆(7)来竖转所述钢塔(1),使所述钢塔(1)以钢塔铰座(4)为圆心转动,当钢塔(1)顶端脱离钢塔拼装支架(3)100~200mm时,静止24小时后,若满足设计要求,开始钢塔(1)提升过程的竖转;
步骤三、利用六台连续千斤顶进一步拉紧前锚索(81)逐步提升钢塔(1)进行提升过程的竖转;在钢塔(1)提升过程的竖转的同时,作为同步下放系统(6)的两台连续千斤顶对后锚索(82)进行预拉,使得钢塔(1)在提升过程的竖转中保持横向稳定,当钢塔(1)由与水平方向呈10度夹角的初始位置提升竖转到与水平方向呈85度的夹角时,作为同步提升系统(5)的六台连续千斤顶保持对前锚索(81)的预拉,同时,作为同步下放系统(6)的两台连续千斤顶保持对后锚索(82)的预拉,准备钢塔(1)下放过程的竖转;
步骤四、在钢塔(1)竖转到与水平方向呈90度时,作为同步提升系统(5)的六台连续千斤顶和作为同步下放系统(6)的两台连续千斤顶逐步进行索力转换,使钢塔(1)下放竖转至设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36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桥板受拉区强度的技术
- 下一篇:一种纸浆模塑的壁厚成型控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