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测量行波管热阻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3767.6 | 申请日: | 201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冯士维;杨芳;石磊;史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测量 行波 管热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损测量行波管热阻构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热阻测试仪、测试探头和被测行波管;
所述热阻测试仪包括计算机、采集卡、测试电流源、工作电源开关、工作电源;
工作电源经工作电源开关控制,为被测器件提供工作电压电流,测试电流源为被测器件提供测试电流,采集卡采集被测器件的电学温敏参数,计算机处理采集到的电学温敏参数;
所述测试探头包括测试二极管、传热触头和两根移动杆;
传热触头设计为圆柱状,其中一端实心,直径比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直径小,另一端空心并沿着圆柱母线方向切割成多个片状物,直径比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直径大;测试二极管焊接在传热触头的实心端,一根移动杆焊接在传热触头的空心薄片内,另一根移动杆焊接在测试二极管上;
将测试探头放入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传热触头与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接触,测试二极管与热阻测试仪的工作电源开关、测试电流源和采集卡连接,工作电源与工作电源开关连接并由工作电源开关控制,计算机连接并控制工作电源开关、测试电流源和采集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测量行波管热阻构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传热触头由导热系数大于200W/m·K材料制成,其中一端实心,直径比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直径小0.1-0.5mm,另一端空心并十字切割成四个片状物,直径比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直径大0.01-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测量行波管热阻构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测试二极管采用纵向结构,封装后尺寸小于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直径,芯片电极由两端引出,一端直接焊接移动杆,另一端焊接在传热触头上。
4.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测量时,由移动杆控制,将测试探头放入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的某一位置A,传热触头与螺旋线接触,测试二极管分别连接热阻测试仪的工作电源开关、测试电流源和采集卡,工作电源与工作电源开关连接并由其控制,工作电源开关、测试电流源和采集卡接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控制;
启动测量程序后,计算机发出指令将测试电流源一直加载到测试探头的测试二极管,采集卡采集到此时未施加工作电流下的测试二极管两端电压V0;
然后,计算机发出指令,将工作电源经工作电源开关加载到测试二极管,计算机发指令使采集卡采集到测试二极管的工作电压V和电流I,并计算出测试二极管的工作功率P=VI;
测试二极管工作产生热量,通过传热触头传递到被测螺旋线,热量最终散热到周围环境,待测试二极管的温度不再变化,达到稳态,计算机发出指令,经工作电源开关关断工作电源,并触发采集卡采集测试二极管上电压随时间变化的V(t);
测试二极管的温度系数为α,其温升随时间变化ΔT(t)=[V(t)-V0]/α,工作时加载的功率P=VI,计算机对ΔT(t)曲线进行计算,得出在位置A处的散热路径的热阻构成,即被测行波管在位置A处的热阻构成;
计算机保存位置A的测试数据后,由移动杆控制测试探头在被测行波管的螺旋线内移动到位置B,重复上述测试步骤,测量并计算得出被测行波管在位置B处的热阻构成,并保存数据;
重复上述移动及测试过程,完成整个被测行波管的热阻构成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37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