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废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3817.0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废渣 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再生领域,具体涉及废菌渣生物炭。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据专家预测,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燃料消耗的40%以上。由于生物质替代燃料具有无染污、可再生等显著特点,因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显得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采用的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形状主要有棒状、块状和颗粒状。这几种形状燃料的加工方法均为传统生产方法,普遍存在着设备能耗过高、磨损严重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项目所应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工艺及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能高效的特点,项目实施后将为企业和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在当今国际能源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对于其有效开发利用,寻找一条见效快、方便可行、易于被广大用户接受的利用途径,固化成型法是可行的。
食用菌采摘后每年有大量废菌渣无法利用。这些废菌渣除少量用于生产生物肥外无法处理,加之区内桔秆、烟秆、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大量存在,大量生物质原料急待充分利用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废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以解决大量废菌渣无法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食用菌废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粗加工:取各种鲜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秀珍菇、香菇、木耳等)出货后的废菌包,经整理去除废弃PVC袋,得废菌渣用提升机送至喂料机内,通过喂料机定量将废菌渣送入打料制粒机里,进行混合打碎制粒处理,然后送至悬挂式振动分级筛选机进行筛选分级,合格颗粒送入料仓,少数太大颗粒回送至打料制粒机二次处理;
(2)灭菌烘干,高温裂解:料仓中的合格颗粒输送至型高温烘干炭化炉內,进行脱水烘干、高温灭菌及裂解,炉堂温度掌控在320~400℃,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10~15%之间;
(3)高压成型:通过脱水烘干、高温灭菌及裂解的颗粒,输入高压成型机制成棒状或块状,保证生物炭中的含水量为10~15%、密度为1.49~1.99g/cm2;
(4)分选包装储存:制成的生物炭在全自动分级打包生产线实施分选,合格品全自动打包,不合格品传输至粉碎机,经粉碎后再输送至料仓重复利用,成品保存至干燥库房内,严防烟火。
进一步,在生产过程中还设有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回收的粉尘也输送至连续混合机中,变成生产产品的原料。
作为优选,炉堂温度掌控在3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食用菌废菌渣、农业废弃物中的桔秆、烟秆、玉米芯等作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技术,热值达到了4000~4100Kcal/Kg,且不结渣,产品性能优良。其次,废菌渣含有生命的菌丝体存在,一般方法及单一废菌渣成型后的“生物炭”,菌丝体容易复活生长,使“生物炭”分化解体,造成“生物炭”保存时间短。本发明通过高温灭菌,将废菌渣的菌丝体杀灭,使成型后的“生物炭”可长久保存,是本发明关键技术所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原材料粗加工:取各种鲜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秀珍菇、香菇、木耳等)出货后的废菌包,经整理去除废弃PVC袋,得废菌渣用提升机送至喂料机内,通过喂料机定量将废菌渣送入打料制粒机里,进行混合打碎制粒处理,然后送至悬挂式振动分级筛选机进行筛选分级,合格颗粒送入料仓,少数太大颗粒回送至打料制粒机二次处理;
(2)灭菌烘干,高温裂解:料仓中的合格颗粒输送至型高温烘干炭化炉內,进行脱水烘干、高温灭菌和裂解。炉堂温度掌控在360℃左右,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混合料含水量控制在10~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3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