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褐天牛产卵引诱剂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4336.1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喻爱林;阙生全;金明霞;熊彩云;涂业苟;王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37/10;A01P19/00;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产卵 引诱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褐天牛产卵引诱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我国南方松林的重要蛀干害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成虫在补充营养和产卵时,体内的线虫通过伤口侵入健康树而导致松树发生松材线虫病,对松林造成毁灭性危害。如能有效控制松褐天牛,便能达到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的目的。研究表明,一旦松褐天牛密度下降到一个阈值以下,松材线虫的侵染就不会引起松树的死亡,并且随着天牛种群密度的降低,该病的扩散速度就会明显下降。目前,防治松褐天牛的主要措施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疫木清理防治和诱捕等。由于化学防治严重污染环境、生物防治受环境影响较大,防治效果不太理想、疫木清理难度大等原因,上述几种防治方法在生产实践中都受到一定限制。诱捕法是根据松褐天牛对寄主植物气味的趋性而达到诱杀的目的,此法大量诱杀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从而能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陈纪文等研制的引诱剂(申请号200810028389)的主要成份为纯天然松针提取物或者寄主树韧皮部乙醇提取物和乙醇;赵锦年等研制的蛀干类害虫引诱剂(专利号ZL03115289)主要由α-蒎烯、β-蒎烯、乙醛、丙酮、酒精配制而成,其中各种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α-蒎烯30~70%、β-蒎烯2~25%、乙醛2~20%、丙酮8~38%、酒精10~40%;肖春等研制的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申请号200910094345.7)的组分以及其体积百分比是:松节油60~80%、乙醇16~24%、苯乙醇2~10%、松油醇2~6%。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比为:α-蒎烯24.64~32.86%、β-蒎烯22.91~30.55%、3-蒈烯6.51~8.68%、β-水芹烯2.97~3.96%、异松油烯0.74~0.99%、月桂烯0.62~0.83%、其他1.60~2.13%、乙醇16~24%、苯乙醇2~10%、松油醇2~6%;浙江农林大学邓建宇等发明以植物源引诱剂以及聚集信息素2-十一烷氧基-1-乙醇为主要成分的引诱剂(申请号CN20131048840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黄勇平等发明以松树挥发物溶剂以及增效剂为主的引诱剂(申请号200510028194)。这些引诱剂都存在成份多、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引诱效果不理想等缺点,而且这些引诱剂是引诱成虫的,和本发明完全不同。
设置引诱木可以引诱松褐天牛产卵,处理引诱木即可以降低林内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上用于防控其扩散。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颜学武等发明了一种松墨天牛引诱木(申请号CN201220718468),但对松褐天牛产卵引诱效果不明显,对降低林内虫口密度作用有限。在做引诱木的过程中添加引诱剂,可以大量提高引诱效果,让松褐天牛产卵引诱木在松材线虫病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褐天牛产卵引诱剂及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引诱剂都存在成份多、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引诱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松褐天牛产卵引诱剂,所述松褐天牛引诱剂由下列成分组成:
质量分数为42%的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50%和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和(NH4)2SO4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10%和质量分数为70%的2-(1—萘基)乙酸钠原粉重量百分含量为0-10%,其余为水。
一种松褐天牛引诱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4任一个配制好的引诱剂装入容器中,轻微晃动,进行充分混合;
(2)、使用注射器将混合好的引诱剂注射到引诱木中已经砍好的螺旋刀口中,然后将处理好的引诱木置于山顶、林间空旷地、林道和林缘等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林地中;
(3)、每个引诱木间距月30-50米;
(4)、每三天检查一次诱虫数。
进一步的说:所述松褐天牛引诱剂由下列成分组成:质量分数为42%的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45%和牛脂胺聚氧乙烯醚和(NH4)2SO4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8%和质量分数为70%的2-(1—萘基)乙酸钠原粉重量百分含量为0-8%,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4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防数字化单兵信息通讯系统
- 下一篇:喷墨记录油墨组件和喷墨记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