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木香三法连作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4628.5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林;肖杰;胡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汉县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3615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香 连作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云木香三法连作栽培方法。本发明包括挖大留小法、尾根作种法、自然播种法;其中,挖大留小法是在采挖时,挖去三年成年主根,而云木香小苗不挖,让其留在地内继续生长;尾根作种法是在采挖时,将云木香尾根部分进行栽种,每窝栽种1‑2株,种根间隔为5㎝;自然播种法是在采挖时,云木香种子自然撒落于地内,冬季大雪覆盖,翌年春后即会长出小苗,然后按株距25㎝,行距35㎝间苗。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以使云木香在同一块地里不断地连年生长采收,完全打破了云木香需要每3‑6年轮作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栽培方法,具体涉及的是云木香三法连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云木香Auklandia japoa Decne.(菊科植物药用根)云木香不属中国原产,是一个外来品。1935年云南省鹤庆籍商人张相臣在印度加尔各答经商,将云木香种子0.5公斤及栽培方法带回,并种植于云南省丽江县鲁旬试种,获得成功后,逐渐推广到其它省区,如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地。通过几十年的种植证明,以云南丽江地区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故在中药行业有云木香之称。
四川省是1958年从云南引入万县、涪陵、凉山、绵阳、开县、南川等地种植获得成功。宣汉县从1965年从云南丽江引进云木香种植于樊哙区的鸡唱、自由、河口、渡口等地带的高山区试种。该区域具有土层深厚,山高云雾多,气候冷凉湿润,坡度适中不易积水的特点,十分适应云木香的生长。1966年收购为82公斤,三年后,平均亩产约为300~500公斤。目前,全县云木香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通过近半个世纪的种植证明已经引种成功,已经成为宣汉县中药材当家大宗品种之一。但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宣汉县云木香生产中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显现,集中表现在:6年连作换茬与森林争地,种子繁育周期性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与云木香生产需大量劳动力投入矛盾突出,云木香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宣汉县云木香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云木香连作栽培技术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不断地连年生长采收云木香的栽培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云木香三法连作栽培方法,包括挖大留小法、尾根作种法、自然播种法;
其中,挖大留小法是在采挖时,挖去三年成年主根,而云木香小苗不挖,让其作为种子栽植在地内继续生长;
尾根作种法是在采挖时,将云木香尾根部分进行栽种,每窝栽种1-2株,种根间隔为5㎝;
自然播种法是在采挖时,云木香种子自然撒落于地内,冬季大雪覆盖,翌年春后即会长出小苗,然后按株距25㎝,行距35㎝间苗。
进一步地,用于栽种的云木香尾根长度为10-15㎝,直径为1.4-1.6㎝;在栽种时倾斜放置于窝内。
再进一步地,云木香尾根在窝内倾斜角度为13-17°。作为一种优选,倾斜角度为15°。
更进一步地,云木香采挖时期为10-11月期间。
另外,所述云木香栽种在坡度为45°以上的坡地或台地上。
此外,在云木香全生育期采用地膜进行覆盖栽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以使云木香在同一块地里不断地连年生长采收,完全打破了云木香需要每3-6年轮作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并且云木香种子播种3年才采收,而尾根作种栽培只需要两年即可采收;尾根种植的云木香苗壮出苗早、生长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汉县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未经宣汉县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4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苗双枝的棉花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原地区丝瓜周年生产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