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状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4979.6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廖达前;习小明;周春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H01M4/50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状 尖晶石 型锰酸锂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针状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准备用作原料的锂源和锰源,准备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
(2)湿法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添加到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强氧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强还原剂,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料浆;
(3)前驱体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浆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前驱体;
(4)前驱体烧结:将步骤(3)得到的前驱体置于空气或富氧气氛中进行烧结,即得到本发明的针状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湿法反应为在水溶液里进行的嵌锂反应,且所述反应过程中,先控制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和锰源之间发生反应使产物MnO2粒度细化,生成纳米尺度的MnO2;与此同时使纳米尺度的MnO2成为嵌锂的反应原料,在强还原剂作用下,实现与锂源之间的嵌锂反应,生成纳米尺度的锰酸锂前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44℃~94℃,反应时间为2~1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混合料浆过滤完成后得到的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然后在84℃~124℃下鼓风烘干,烘干时间为5~24小时,所得前驱体的锂元素和锰元素的摩尔比n(Li)/n(Mn)为(4.4~4.6):1。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烧结为一次烧结或二次烧结;
所述一次烧结的具体过程包括:升温至344℃~744℃,保温4~14小时,然后再升温至744℃~954℃,保温6~24小时,随炉自然冷却;
所述二次烧结的具体过程包括:
(a)预烧:将得到的前驱体先进行预烧;
(b)研磨和干燥:将步骤(a)预烧后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和干燥;
(c)终烧:将步骤(b)干燥后得到的产物再次进行烧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预烧的工艺条件为:升温至344℃~744℃,保温时间为4~14小时,随炉自然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终烧的工艺条件为:升温至744℃~954℃,保温时间6~24小时,随炉自然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选自氢氧化锂,所述锰源选自高锰酸钾;所述锂源用量为反应理论用量的2.4~5.4倍,所述锰源用量为反应理论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氧化剂选自高锰酸钾,所述强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钠;所述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的用量均为反应理论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4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铁酸锰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闭路循环制备二硫化钨的清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