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5384.2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1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靳广毅;高宁宁;王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17 | 分类号: | A61K31/517;A61P35/00;A61K31/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昕昕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lr7 激动剂 酪氨酸 激酶 抑制剂 联用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所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拉帕替尼,具有(II)所示的结构。实施例中的实验结果表明TLR7激动剂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小鼠乳腺癌模型呈现了显著的协同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治疗不仅是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也是医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临床中应用的肿瘤治疗主要是去除肿瘤固体块,通过外科手术、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在杀伤大量癌细胞的同时,也使得机体的正常细胞大量被杀伤,且严重破坏免疫系统,这让患者抗癌能力大大降低,剩余的耐药性癌细胞会变得更加疯狂增殖,且有继发性的可能。同时放、化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会引起一系列的毒副反应。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飞速发展,其局限性也日渐凸显,对于新的肿瘤诊疗方法的探求迫在眉睫。
最近,在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中促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如肿瘤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分为三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疗法、主动免疫疗法及被动免疫疗法,机理都是一种通过增强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灭和控制肿瘤细胞的免疫疗法。但是,对于晚期实体肿瘤疗效来说,单纯的免疫疗法的治疗方式可行性存在异议,因为其只能清除少量、离散的肿瘤细胞。而靶向药物治疗是通过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但肿瘤容易出现耐药变异,导致疾病逐渐进展。免疫治疗是刺激宿主的免疫反应,达到长期的肿瘤抑制,而靶向治疗是抑制维持肿瘤生长的至关重要的分子通路。因此,两者联合十分有可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不足,提供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述的结构;所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拉帕替尼,具有(I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反复摸索和大量实验,令人惊奇地发现,将式(Ⅰ)所示的TLR7激动剂与拉帕替尼联用,具有很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所述的拉帕替尼(Lapatinib,LA),中文名称为二对甲苯磺酸,中文别名为N-(3-氯-4-((3-氟苯基)甲氧基)苯基)-6-(5-(((2-(甲磺酰基)乙基)氨基)甲基)-2-呋喃基)-4-喹唑啉胺二对甲苯磺酸盐。所述的拉帕替尼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酶抑制剂联用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所述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为拉帕替尼,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LR7激动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用作为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的应用,所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拉帕替尼,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TLR7激动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作用机理为激活细胞内的受体TLR7,进而触发下游的免疫反应。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TLR7激动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拉帕替尼,所述的TLR7激动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TLR7激动剂与拉帕替尼的质量比为1~100: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5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