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结构支柱和非结构支柱的机身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6521.4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4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Z·阿纳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王红艳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支柱 机身 | ||
本发明涉及具有结构支柱和非结构支柱的机身。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例如,飞机)的机身部。机身部包括:框架;底梁,附接至框架并且包括端部;结构支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结构支柱的第一端;第二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结构支柱的第二端;非结构支柱,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非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非结构支柱的第三端;以及第二非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非结构支柱的第四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机身,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结构支柱和非结构支柱的机身。
背景技术
许多商业可获得的飞机包括在机身的相对侧之间延伸且附接至机身框架的底梁(floor beam)。底梁支撑乘客舱和/或上货舱的地板。在一些设计中,永久地附接在底梁和框架之间的垂直支柱为底梁提供结构支撑。然而,这些支柱可呈现各种系统线路(诸如线束、液压线、空调管道等)安装的困难。其他机身设计利用深底梁和局部加强的框架以实现所必需的结构稳定性而不使用支柱来支撑底梁。然而,这种方法减少在乘客舱和/或货舱中可获得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发现旨在解决上述所认识到问题的装置和方法具有实用性。
以下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要求或不要求保护的实例的非穷尽列表。
本公开的一个实例涉及一种机身部。机身部包括:框架;底梁,附接至框架并且包括端部;结构支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结构支柱的第一端;第二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结构支柱的第二端;非结构支柱,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非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非结构支柱的第三端;以及第二非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非结构支柱的第四端。
本公开的另一个实例涉及一种包括机身部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机身部包括框架;底梁,附接至框架并且每个包括端部;结构支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结构支柱的第一端;第二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结构支柱的第二端;非结构支柱,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非结构耦接,接合底梁和非结构支柱的第三端;以及第二非结构耦接,接合框架和非结构支柱的第四端。
本公开的又一个实例涉及一种制造机身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底梁结构地附接至框架,其中,底梁包括端部;通过将结构支柱的第一端结构地附接至底梁并且将结构支柱的第二端结构地附接至框架而安装结构支柱;以及通过将非结构支柱的第三端非结构地附接至底梁并且将非结构支柱的第四端非结构地附接至框架而安装非结构支柱。
附图说明
如此概括地描述了本公开的实例,现将参考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并且其中,遍及几个示图,类似参考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交通工具机身部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图1的机身部的透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图1的机身部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图1的机身部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示出了将支柱结构耦接至底梁的图1的机身部的详细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示出了将支柱结构耦接至框架的图1的机身部的详细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示出了将支柱结构耦接至底梁的图1的机身部的详细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示出了将支柱结构耦接至框架的图1的机身部的详细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例的示出了将支柱非结构耦接至底梁的图1的机身部的详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6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遮阳能力的飞机驾驶舱风挡结构
- 下一篇:海空一体智能飞战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