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58619.3 申请日: 2015-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5194638A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发明(设计)人: 冷军;李丽;周霞;李万斌;王传英;邢淑珍;阚俊祯 申请(专利权)人: 冷军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H39/06;A61P13/00;A61P1/10;A61P1/12;A61P7/10;A61P15/00;A61K35/24;A61K33/14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苗峻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经一路***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排尿 排便 障碍 脐疗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

背景技术

排尿、排便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目前针对排尿、排便功能障碍采用的口服药物治疗,疗效单一、不确切、副作用多,且易产生依赖。临床上没有专门针对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尤其没有同时可以治疗大、小便障碍的脐疗药物。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配方,采用通过肚脐给药的方法,达到温补肾阳、脾阳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可以治疗尿潴留、尿失禁,也可以治疗功能性腹泻和便秘。现在具有以上治疗作用的脐疗药物目前未见相关临床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问题公开了一种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治疗效果明显,纯中药无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19-29份,生青盐10-20份,干姜、夜明砂、生姜、五味子、白芷各1-11份,肉桂4-14份。

为支持上述技术方案,主要成份配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4份,生青盐15份,生姜、干姜、夜明砂、五味子、白芷各6份,肉桂9份。

其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匀,过100目筛;

d、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疗重新填入药物。

本药物与艾灸疗法一起使用,古称炼脐法或温脐法,能增加疗效。对于不接受艾灸者,单纯在脐内填药也可。既可以治疗便秘或慢性泄泻,也可以治疗尿潴留或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

药理分析:

五灵脂: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其性味甘温,无毒,入肝经,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

生青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咸;寒;无毒归心;肾;肝;肺;膀胱经。治疗尿血、大便秘结等。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泄泻等。

夜明砂:味辛;散瘀消积。可促进肠蠕动。

五味子:味甘、酸,性温。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用于肾气不固,遗精,尿频,或脾肾两虚,久泻不止等。

白芷:辛,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现代研究具有缓解胃肠道、子宫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现代医学研究,肉桂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肠蠕动,改善肠痉挛及二便不通。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对肠张力、节律及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

以上各药物,温补脾阳肾阳,在对胃肠道、膀胱功能方面有协同作用及双向调节作用,因此,对排尿、排便障碍有明显疗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通过肚脐给药的方法,达到温补肾阳、脾阳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治疗便秘或慢性泄泻,也可以治疗尿潴留或尿失禁、痛经、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排尿、排便障碍的脐疗药,其配方比按重量份计为:五灵脂24份,生青盐15份,生姜、干姜、夜明砂、五味子、白芷各6份,肉桂9份。

其制备方法为:

a、按上述配方先将夜明砂微炒,待用;

b、按上述配方将五味子砸碎,待用;

c、将a和b待用的药材与五灵脂、生青盐、干姜、白芷、肉桂按照比例的混合后研磨均匀,过100目筛;

d、按上述配方将生姜磨成汁,待用;

e、把c所得细粉与姜汁混合成糊状,即为所得中药。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上述药物取适量填入脐中(神阙穴),使用艾炷温和灸或使用艾柱灸架进行温和灸,每次不少于40min,一天一次,灸后药物保留在脐内24小时,每次治疗重新填入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军,未经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8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