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9015.0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阎开婷;陈旭东;叶东;黎明;官木喜;王荣生;李启洋;喻朗;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9/02;A61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血管 介入 治疗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管包括医用钨丝线圈、第一PU层,所述医用钨丝线圈的钨丝外径上涂有一层第二PU层,所述医用钨丝线圈是由一根涂有第二PU层的钨丝按照等距螺距缠绕于PTFE管上绕制成线圈,所述第一PU层是通过PU涂料盒将PU涂料涂覆于医用钨丝线圈上形成涂层。本发明引入一种制作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的新方法。该方法制作的介入医学导管具有管壁薄、管身可任意多段实现硬度转换、可任意制作各种直径的导管、导管制作过程中无需另做视标。本发明导管的制备方法是一种适合于制作各种鞘管、指引导管的新技术和新办法,特别适合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要求很高的微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作为新兴的医学进展近年来在国内已经得以逐步推广,其过程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超选择性将介入医疗器械经天然存在的血管通道送达人体很多重要器官和部位,如:心脏、肝脏、脑、肾、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具有无需手术、创伤小、医疗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介入手术中,导管起着定位在靶部位、向靶血管和靶部位输送药物、支架、栓塞材料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图1所示,介入医学导管通常由内层1、中间金属线材强化层2和包覆外层3构成,加之通常管壁薄且要求管身各段具有不同硬度而制作困难。传统的导管制作方法有:(1)再流变方法:即将内层套上金属丝编织网或弹簧圈,继而在外层分段用不同硬度的聚合物相连。最后外套热收缩管后,全部置入再流变机自上而下逐步加热、外管发生收缩,通过收缩压力并将内层、中层和外层融合在一起。完成再流变后,剥除已收缩的热收缩管后,导管管体制作完成。(2)多层挤出制管法:即内层挤出完成后,在其外编织金属网或金属弹簧圈,继而经过挤出机,如同电线包覆一样将外层树脂挤出并挤压包覆在内层和中层上。
这两种制作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和难以克服的问题。其共同的特点是:再流变法和挤出包覆法易于制作管壁较厚,管腔较大的导管。对于管壁较薄、管腔较小的导管通常极难完成。挤出包覆法和再流变法对于中层加强金属丝为弹簧状时,会引起弹簧圈移动而发生难以避免的螺距改变;再流变法制作时,对于热收缩管收缩后的内腔与内层、中层及外出材料的体积变化公差要求极小,而且热收缩后剥除热收缩管和拔出芯棒极为困难,导致成品率很低。因而业界称微导管制作技术方法位居导管制作中的金字塔顶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医用钨丝线圈、第一PU层,所述医用钨丝线圈的钨丝外径上涂有一层第二PU层,所述医用钨丝线圈是由一根涂有第二PU层的钨丝按照等距螺距缠绕于PTFE管上绕制成线圈,所述第一PU层是通过PU涂料盒将PU涂料涂覆于医用钨丝线圈上形成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钨丝的直径为5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U层的材料是使用医用PU涂料,其厚度为1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U层的材料是使用医用PU涂料,第一PU层是将医用钨丝线圈之间的间隙填充后,在表面形成平整的面。
进一步的,如需要导管各段具有不同硬度,则需要采用对于的不同硬度的PU涂料涂覆不同的段。
进一步的,导管如需表面亲水处理,可用商品化的医用聚合物亲水涂料在该导管表面涂覆一亲水薄层。
一种制作临床血管内介入治疗用导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50微米直径的医用钨丝、不锈钢芯棒、PTFE管各一根及一个装有PU涂料的PU涂料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