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9045.1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阎开婷;陈旭东;叶东;黎明;官木喜;王荣生;李启洋;喻朗;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M25/095;A61L29/02;A61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用亲水微导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导丝是微创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中将微导管等介入装置引导通过蜿蜒迂曲的小血管,进入靶部位血管腔内的重要介入医学器械。在引导超选择性进入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颅内细小的脑动脉、血管畸形和肿瘤瘤内的小供血血管等时,起到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理想的微导丝从性能上看,要求其推送性能好,而且由于微导丝直径细小,还要求在弯曲的血管中通过和推送时不易发生弯曲后变形;由于微导丝细且长,要求微导丝前端易于导入血管和通过血管弯曲段;由于小血管管壁强度小,微导丝必须尽可能减少与血管壁表面发生摩擦及可能损伤血管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该微导丝包括:镍钛记忆合金线材芯棒、钨丝弹簧、水性聚合物外包覆层;所述镍钛记忆合金线材芯棒前端设置有一段弹簧套接部,所述弹簧套接部呈锥形,所述钨丝弹簧套于弹簧套接部上,钨丝弹簧的前后两端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弹簧套接部;所述钨丝弹簧套于弹簧套接部后,在镍钛记忆合金线材芯棒及钨丝弹簧外部套有一层水性聚合物外包覆层;所述水性聚合物外包覆层表面涂有一层亲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水性聚合物外包覆层包括聚氨酯包覆层、尼龙包覆层、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包覆层。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涂层包括PVP亲水涂层、马来酸亲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镍钛记忆合金线材芯棒的直径为0.5mm,其整体长度为150cm,镍钛记忆合金线材芯棒前端的锥形弹簧套接部的长度为30cm,所述弹簧套接部的端部直径为0.15mm。
进一步的,所述钨丝弹簧的弹簧丝直径在0.03~0.05mm之间,钨丝弹簧的内径为0.3mm,所述钨丝弹簧(2)的长度小于弹簧套接部3cm。
一种微创介入用亲水微导丝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
长度为150cm、外径0.5mm的镍钛记忆合金线材1根;
直径在0.03~0.05mm之间钨丝1根;
2)、将长度为150cm、外径0.5mm的镍钛记忆合金线材一端送入无芯磨床的磨削轮及导轮之间,磨削成前端30cm的锥度渐细段,该渐细段的最前端外径为0.15mm;
3)、将直径在0.03~0.05mm之间的钨丝在外径为0.3mm的芯棒上绕制成钨丝弹簧;
4)、取上述步骤3)中的钨丝弹簧长度12cm,自镍钛记忆合金线材的磨细端套入,钨丝弹簧前后端用激光焊接固定;
5)、上述缠绕有钨丝弹簧的镍钛记忆合金线材经装有“T”包覆模具,且口模包覆外径为0.8mm的挤管机的“T”包覆模具的后方送入口送入,使其外面包覆一层聚合物;
6)、用商品化的医用聚合物亲水涂料在上述步骤5)的产品上涂覆一薄亲水涂层。
本发明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线材经磨削成前端约30cm长的锥度渐细段,前端弯曲定型后,将长度为30cm、内径大于可顺利套入的钨丝弹簧套在该微导丝锥度渐细段全段,使原本只是锥度渐细的镍钛线材前端成为了套有钨丝弹簧圈的微导丝前端。继而采用线材包覆技术,在该套有钨丝弹簧的微导丝前端和全段包覆聚合物,如聚氨酯或尼龙,Pebax等,成为全段被包覆的微导丝。继而后期可将PVP、马来酸或其他亲水高分子交联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亲水涂层。
本发明采用记忆合金微导丝线材、钨丝、聚合物材料构成微导丝。其构造特点是,记忆合金线材结合钨丝弹簧作为微导丝芯棒,该芯棒中记忆合金超弹性和记忆性能结合锥度磨细端上的钨丝弹簧,使推送性和操控性能大幅提升;该芯棒外包覆的聚合物则全程覆盖金属线材,使其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血管内壁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聚合物外包覆的另一优点是极易于包覆亲水高分子材料,而使其亲水和血液相容性明显改善,介入操作也由于微导丝亲水而易于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囊导管
- 下一篇:情绪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