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9084.1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正;杨安杰;徐平;王新莉;刘豫喜;马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10 | 分类号: | B60T1/10;H02J7/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活性聚合物 能量回收装置 离合器 汽车制动 蓄能装置 旋转运动转化 直线往复运动 车轮连接轴 电源输出端 机械能转换 传动齿轮 传动转轴 配合连接 汽车动能 推杆连接 转轴末端 转轴中部 曲轴 凸轮端 铰接 拉伸 转轴 压缩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离合器、凸轮、蓄能装置、电活性聚合物,车轮连接轴上通过传动齿轮配合连接有传动转轴,该转轴中部设有离合器,转轴末端设置有凸轮,凸轮端面上通过铰接的推杆连接电活性聚合物,电活性聚合物电源输出端连接在蓄能装置上;利用高压加到电活性聚合物的两端,设置曲轴或凸轮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对电活性聚合物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达到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刹车时进行动能回收的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在当前城市路况情形下,制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50%左右;如果能够将该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将有利于提升车辆的燃油利用率,对于节能减排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先将汽车制动或减速时的一部分动能经再生系统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旋转动能、液压能、化学能等,并储存于储能器中,同时产生一定的负荷阻力使汽车减速制动,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再生系统又将储存在储能器中的能量转换为汽车行驶所需的驱动能 。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为: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离合器、凸轮、蓄能装置、电活性聚合物,车轮连接轴上通过传动齿轮配合连接有传动转轴,该转轴中部设有离合器,转轴末端设置有凸轮,凸轮端面上通过铰接的推杆连接电活性聚合物,电活性聚合物电源输出端连接在蓄能装置上;
所述蓄能装置包括变压器、微动开关和超级电容,连接有电源的变压器输出端连接在超级电容两端,超级电容其中一侧与变压器的连接线上串联有微动开关,电活性聚合物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微动开关和超级电容的另一侧;微动开关驱动杆对应抵触在推杆上。
超级电容与变压器分别连接微动开关的常闭端和常开端;电活性聚合物电源输出端对应连接在微动开关控制簧片上。
电活性聚合物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和平盘,所述推杆铰接在平盘上,对应平盘设有垂直电活性聚合物导向的导轨;所述微动开关驱动杆对应抵触在平盘下端面。
将转轴末端凸轮替换为曲轴,数组推杆与电活性聚合物配合安装后装配在曲轴上;曲轴或凸轮的偏心距离均为15mm;变压器输入端连接12V直流电源,输出端电压为1500-2500V。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利用高压加到电活性聚合物的两端,设置曲轴或凸轮将转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对电活性聚合物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达到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集汽车制动与刹车动能的利用为一体,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附图2为蓄能装置结构简图;
附图3为利用曲轴传动时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中1为固定板、2为平盘、3为推杆、4为凸轮、5为轴承、6为转轴、7为离合器、8为车轮、9为电活性聚合物、10为曲轴;11为微动开关、12为微动开关驱动杆、13为连接轴、14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参见附图1-2:包括离合器7、凸轮4、蓄能装置、电活性聚合物9,车轮8连接轴13上通过传动齿轮14配合连接有传动转轴6,该转轴6中部设有离合器7,转轴6两端通过轴承5固定,转轴6末端设置有凸轮4,凸轮4端面上通过铰接的推杆3连接电活性聚合物9,电活性聚合物9电源输出端连接在蓄能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