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9194.8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泽;郑占乐;于贤;常恒瑞;邢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8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主动 加压 效果 接骨 | ||
一种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用于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本发明的接骨板板面采用弧线形设计,可以有效的分散接骨板所受的应力,防止接骨板应力集中性断裂;采用滑动槽代替螺钉孔,更有利于实现微创,使经皮植入螺钉时不会出现螺钉偏置问题,使螺钉更加容易置入滑动槽;同时,在重力和肌肉牵拉的作用下,滑动槽设计使螺钉在纵向没有明显阻力,可以使骨折断端充分加压,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锁定螺钉可以沿着接骨板的滑动槽进行微动滑移,人体重量可以使骨折两端相互接近,实现了主动加压的效果,促进了骨折部位的愈合。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肢长骨骨折使用的接骨板,属于骨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肢骨折是骨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探索四肢骨折最理想的固定方式一直是骨科工作中的热点与难点。目前使用的几种接骨板的情况如下:
传统用于固定四肢骨折的接骨板主要依靠接骨板与骨面之间的摩擦力维持稳定,术中需大面积剥离骨膜,严重破坏骨折周围血运,因术中不能对骨折端进行加压,术后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现已基本淘汰。
随着“AO”系列骨科内固定器械的普及与推广,其使用局限性也日渐显现。
动力加压接骨板(DCP)虽然能够实现术中骨折断端被动加压效果,但依旧依靠于与骨面产生的摩擦力维持稳定,严重破坏骨折周围生物环境。骨折愈合时,一旦骨折周围骨质吸收速度大于成骨愈合速度,被动加压效果即可丧失,不利于骨折愈合。
锁定接骨板独特的“角稳定性”与“内固定支架”作用可在保护骨膜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但由于术中不能实现对骨折断端的加压作用,术后亦影响骨折愈合,主要应用于四肢干骺端段骨折或粉碎骨折。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虽已大量用于临床,且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仍然不具备对骨折断端主动加压作用,依旧有可能出现因骨折端骨质吸收而导致的骨折不愈合。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术后对骨折端的主动加压效果是降低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关键问题,而目前使用的几种接骨板都不能有效地对骨折部位进行主动加压,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新的接骨板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这种接骨板在术后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使骨折周围成骨愈合速度大于骨质吸收速度,降低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加快骨折的愈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它的板面为长方形,长方形板面的两端有向内的长条滑动槽,滑动槽沿着板面的长度方向,滑动槽位于板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滑动槽两侧边的上端有台阶状缺口,滑动槽截面为倒凸字形,滑动槽的宽度与锁定螺钉的螺杆的直径相匹配,台阶状缺口的宽度与锁定螺钉的螺帽的直径相匹配,板面的上表面在长度方向为圆弧形状,板面长度方向两端的高度低于板面中间的高度,板面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状,板面宽度方向两侧的高度低于板面中间的高度。
上述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所述滑动槽内的锁定螺钉为内六角螺钉,锁定螺钉的螺帽嵌在滑动槽上部的台阶状缺口中,锁定螺钉的螺帽高度小于滑动槽上部台阶缺口的深度。
上述对骨折端有主动加压效果的接骨板,所述滑动槽后端与板身连接处的板面上有向板面中心方向倾斜的螺孔,螺孔与板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螺孔与放置和取出接骨板的把手前端的螺纹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泽,未经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