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9674.4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9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片野刚司;古泽照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能够防止向收纳高压元件的外部供电装置直接输入冲击,能够保护外部供电装置。车辆(10)在车辆(10)的行进方向上的后方具备:外部供电装置(50),收纳用于进行外部供电的高压元件;及二次电池(60),蓄积一部分电力。外部供电装置(50)配置于比二次电池(60)的后端(61)靠前的位置,并且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比二次电池(60)的下端(62)靠铅垂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外部供电装置的车辆的构造,该外部供电装置收纳用于进行外部供电的高压元件。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组是通过电化学处理使燃料氧化而将伴随着氧化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燃料电池组具有通过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一对电极夹持用于选择性地输送氢离子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侧面而构成的膜-电极组件。一对电极分别以保持铂类的金属催化剂的碳粉末为主要成分,具有与高分子电解质膜相接触的催化剂层和形成于催化剂层的表面且兼具透气性和电子导电性的气体扩散层。
将燃料电池系统作为电力源而进行搭载的燃料电池车辆是通过由燃料电池组进行发电而获得的电力驱动牵引马达来行驶的。近年来,燃料电池车辆也作为能够进行外部供电的发电装置而受到瞩目。在这样的燃料电池车辆中,存在具备用于将由燃料电池组进行发电而获得的电力向外部供给的外部供电装置的结构。作为外部供电装置,公知有具备逆变器电路的结构。
作为与具备外部供电装置的车辆相关的技术,公开有例如将收纳高压元件的供电用接触器(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车宽方向上的高压罐的旁边的燃料电池汽车(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1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外部供电装置的外壳内收纳有电压较高(例如200V以上)的元件。因此,当将收纳高压元件的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高压罐的旁边时,因后方碰撞或侧方碰撞造成的冲击被直接输入到外部供电装置,从而需要对外部供电装置的外壳进行机械强化,如此一来,必然导致重量加重。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向收纳高压元件的外部供电装置直接输入冲击、能够保护外部供电装置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在车长方向上的后方具备:外部供电装置,收纳用于进行外部供电的高压元件;及二次电池,其蓄积一部分电力,该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比上述二次电池的后端靠前的位置,并且在侧视观察时配置于比该二次电池的下端靠铅垂方向的下方的位置。
在上述车辆的结构中,优选的是,在上述车长方向上的后方还具备用于贮存燃料的高压罐,上述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比作为从上述二次电池引出的垂线且通过上述高压罐的轴心的直线靠前的位置。
进而优选的是,上述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比上述高压罐的前端靠前的位置。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外部供电装置通过固定部件配置于车辆的行进方向上的后方的地板上,在上述固定部件上设有切口部。
进而优选的是,上述外部供电装置配置于比上述二次电池及/或上述高压罐的两端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具备本发明的外部供电装置的车辆构成为在受到后方碰撞的情况下对二次电池施加最初的冲击而使二次电池通过外部供电装置的上方向前方滑动而躲避冲击,从而能够防止因二次电池而向外部供电装置直接输入冲击,能够使外部供电装置免受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外部供电装置的燃料电池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部供电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从DC输出连接器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部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9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