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控主站中多种协控措施的协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1176.3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1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涛;赵兵;郭剑波;卜广全;朱艺颖;习工伟;王薇薇;董鹏;刘翀;李芳;曾兵;雷霄;孙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6;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控主站中 多种 措施 协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控主站中多种协控措施的协同控制方法,协控措施包括紧急功率控制措施和直流功率调制措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协控主站的紧急功率控制措施及其动作时序;确定协控主站的直流功率调制措施及其动作时序;对紧急功率控制措施和直流功率调制措施进行协同控制。本发明利用了电网对直流调制与紧急功率控制动作时间要求的不同,采用在直流功率调制动作逻辑中增加延时环节的方法,使得协控主站中直流功率调制与紧急功率控制能够协同工作,且该方法设计简洁,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协控主站中多种协控措施的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应用直流输电系统的紧急功率控制或功率调制功能提高跨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安全稳定特性,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包含1个或多个协控主站及多个协控子站的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架构。在该系统架构中,协控主站通过各协控子站采集跨区交直流电网相关故障信息,并根据控制算法计算所需的直流功率调制量,分配给相应的多个直流协控子站,实现对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特性的控制。
在最新的科研进展中,根据电网实际需求,跨区交直流协控系统需同时满足系统大扰动下的功率紧急支援需求以及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或头摆冲击时的功率阻尼需求,以从多方面维护电网安全稳定。据此,跨区交直流协控系统的协控主站中至少需要配置紧急功率控制与直流功率调制两种控制功能。
在功能设计中,协控主站的紧急功率控制功能通常采集某个特定直流的闭锁故障信息,并根据该回直流闭锁前的功率信息计算直流功率紧急控制量;而直流功率调制功能通常采集某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信息,根据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波动计算直流功率调制量。从控制主站功能设计可知,紧急功率控制与直流功率调制两种功能的触发条件不同,形式上两种功能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对于电网中的某些特定故障形式,这两种控制功能可能会同时被触发。
如图1所示,协控主站中包括紧急功率控制和直流功率调制两种措施。紧急功率控制中的直流联络线协控子站与直流功率调制中的交流联络线协控子站的相互关系通常均为在交流同步电网中的并列运行;直流输电系统1、直流输电系统n表示被协控主站控制的直流输电系统。Block为直流联络线发出的直流联络线闭锁故障信号,Pac为交流联络线的有功功率,Pmod1为协控主站发出的对直流输电系统1的控制量,Pmodn为协控主站发出的对直流输电系统n的控制量。
如果在某时刻,直流联络线协控子站发生单极或双极闭锁故障,按照功能设计,该故障必然会导致协控主站中紧急功率控制功能动作;但同时,由于直流联络线协控子站的闭锁故障,同时亦将导致与其并列运行的交流联络线发生大幅功率振荡,继而引发协控主站中直流功率调制功能的动作。
实际上,紧急功率控制功能已经在初始设计时保留了足够的应对直流联络线协控子站发生闭锁故障的控制量措施,单独动作即可满足系统稳定需求;两种功能同时动作,会导致系统故障后的响应复杂,带来不可控的反向作用,降低系统故障后的安全稳定性能。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提出协控主站中同时包含紧急控制功能和功率调制功能等多种控制功能的协同控制方法,使得多种控制功能之间解耦,符合对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设计预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协控主站中多种协控措施的协同控制方法,分析了协控主站中紧急功率控制措施与直流功率调制措施两种不同控制逻辑的操作时序及控制性能要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功率调制功能中增加延时,以使得两种协控措施可以协同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控主站中多种协控措施的协同控制方法,所述协控措施包括紧急功率控制措施和直流功率调制措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协控主站的紧急功率控制措施及其动作时序;
步骤2:确定协控主站的直流功率调制措施及其动作时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1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