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收触摸信号和感应卡信号的感应组件、感应系统及感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2073.9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52824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收 触摸 信号 感应 组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收触摸信号和感应卡信号的感应组件,其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控芯片、触摸芯片、多个分别与触摸芯片电连接的触摸感应模块、以及提供电力的电源芯片,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个读卡芯片和一个与读卡芯片电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主控芯片包括时钟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时钟模块用于按预设的多个连续等分的时间间隔唤醒休眠状态的控制模块进入激活状态,本发明将信号接收线圈和用于感应触摸信号的触摸按键设置在电路板的同侧面上,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感应卡与触摸按键相互之间工作互不干扰,解决了现有的不能用较低成本将信号接收线圈和触摸按键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的技术壁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接收触摸信号和感应卡信号的感应组件、感应系统及感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将用户手指或其他载体的触摸转换成适当的电信号输出的触摸感应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多种电子装置中,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被使用,例如,在手提电脑中触摸感应技术可代替鼠标作为控制游标的移动手段来使用。此外,触摸感应技术可与显示装置结合,作为直接选择画面中所标示的图标或菜单的输入手段来使用。
另一方面,有些智能设备如智能锁等在配备触摸按键输入信号的同时,还需要接收诸如无源非接触式感应卡、射频信号之类的短距离感应卡信号以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因此需要设置感应卡信号接收装置。现有的实现方法,一般是将接收感应卡信号的接收线圈和接收触摸信号的触摸按键分别设置在单独的不同电路板上,并且分别对其进行控制,因此需要两块独立的电路板来实现同时设置感应线圈和触摸按键的需求。例如中国专利ZL201020103676.0即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按键,将触摸按键设置在电路板上,但其不能同时在电路板上设置射频信号接收线圈,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想要设置射频信号接收线圈,还需要单独增设用于控制接收射频信号电路板。这种分开设置的电路板存在着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用简化管理等缺点。
但是人们一般不会考虑将二者合并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这是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认为,将接收感应卡信号的接收线圈与接收触摸信号的触摸按键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时,接收线圈和触摸按键之一在感应或触摸瞬间所产生的微量电流将对其中的另一个产生干扰,从而造成控制的不确定性。事实也是如此,如果简单将接收感应卡信号的接收线圈与接收触摸信号的触摸按键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时,接收线圈和触摸按键之间将出现信号干扰,导致其中一组信号不灵敏,严重时使系统无法工作。现有技术中消除信号干扰的电路,设计复杂,生产成本高、维护不便,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使得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用户体验差等缺点,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线圈和触摸按键共面设置的技术,其能够将信号接收线圈和触摸按键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结构更为紧凑,并且相互之间信号互不干扰且响应速度快,用户体验好。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接收感应卡信号和触摸信号的感应组件,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控芯片、触摸芯片、多个分别与所述触摸芯片电连接的触摸感应模块、以及提供电力的电源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个读卡芯片和一个与所述读卡芯片电连接的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读卡芯片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产生一激活感应卡的电磁场,并接收所述感应卡的感应卡信号,所述触摸芯片接收由所述触摸感应模块所产生的触摸信号;
所述主控芯片包括时钟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休眠状态和激活状态,所述时钟模块用于按预设的多个连续等分的时间间隔唤醒休眠状态的控制模块进入激活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在激活状态下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读卡芯片,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驱动触摸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汇泰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2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压力机的组合式复位弹簧
- 下一篇:压缩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