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2388.3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万东锦;肖书虎;王依依;刘永德;牛振华;张健;张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渗析 离子交换 生物反应器 去除 水中 氯酸盐 方法 | ||
1.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水中高氯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直流电解槽内分别采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将阴阳两极隔开,使得电解槽分为阴极室、膜生物反应室和阳极室三个区域;受高氯酸盐污染的原水首先进入阴极室,在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的高氯酸根透过阴极室的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并富集于膜生物反应室;在膜生物反应室施加高氯酸盐还原菌液,并添加电子供体物质,高氯酸根在膜生物反应室内由微生物生化还原去除;原水由阴极室进入阳极室,直至最终出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直流电解槽时,阴离子交换膜分割阴极室,阳离子交换膜分割阳极室,阴阳两极施加0~100V的电压。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采用连续进出水模式,原水经由阴极室进入阳极室,直至最终出水,始终未与高氯酸盐还原菌、电子供体物质相接触,生化反应被限定在膜生物反应室内进行,从而避免二次污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槽阳极采用包括钛板、钌板或钛-钌在内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极板;阴极采用包括不锈钢板、铁板、铝板、铜板、石墨板、碳纤维片、镍板、钛板、或钛-钌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极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生物反应室施加的电子供体包括有机碳源或无机电子供体;有机碳源包括醇类、羧酸类、羧酸盐类在内的常见有机碳源;无机电子供体包括硫磺、二价硫离子、硫代硫酸盐在内的无机还原性物质。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生物反应室所施加的高氯酸盐还原菌浓度范围为500mg/L-20 000mg/L;高氯酸盐还原菌可由活性污泥接种,由电子供体逐步驯化培养。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膜生物反应室内氯离子浓度超过1000mg/L时,或反应器去除效果不理想时,需更换膜生物反应室溶液,保留菌体,加入电子供体物质用于新一轮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23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