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3336.8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4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黄维;朱亚娜;刘淑娟;许文娟;杨天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磷光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类用于检测L‑抗坏血酸的磷光铱配合物。该类配合物材料由环金属配体,金属中心和氮氧自由基修饰的辅助配体组成,结构通式如下式所示。由于所述铱配合物具有低生物毒性、容易进入细胞浆中以及长的磷光发射寿命,因此其在抗坏血酸检测、细胞成像及时间分辨技术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氧自由基的磷光铱配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A),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有机酸,也是生命所必需的一种水溶性营养物,它作用于多项人体机能。在人的生理环境中,抗坏血酸不仅作为一种辅酶因子,也是与神经递质相关酶的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并且在维持正常细胞的生长以及调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将导致坏血病或引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但是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维生素C也会导致腹泻、胃酸过多症和肾脏结石。
目前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众多,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ESR光谱法以及电化学的方法,但是以上的方法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液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复杂且时间较长,分光光度法因其检测中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准确性差,ESR光谱法则存在成本较高,数据处理难度大的问题,电化学的方法也因与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电位类似的尿酸等物质干扰大,以致检测的灵敏性较差。
目前实现抗坏血酸检测的探针多为荧光染料,然而,这些有机分子由于光稳定性差,背景荧光干扰大,细胞毒性大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相比于荧光检测信号,磷光铱配合物除了能应用其自旋—轨道耦合提高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外,其相对较长的磷光寿命使之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生物荧光成像标记染料。由于不同于有机分子,磷光过渡金属铱配合物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和较长的发射寿命,长的发射寿命有利于使用时间分辨技术使磷光信号与背景的荧光信号区分开,具有优越的光稳定性便于长时间观测。
由此可见,找到一种稳定性更好、细胞毒性更低的可用于生物体检测的长寿命抗坏血酸检测探针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1、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存技术中,荧光探针光稳定性差、细胞毒性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可用于检测抗坏血酸的磷光发射的铱配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给出所述磷光发射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磷光发射铱配合物在抗坏血酸检测、生物标记与细胞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所述铱配合物的辅助配体上含有氮氧自由基,该铱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其中,C^N配体为下列结构中的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3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