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4108.2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石纯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纯满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螺旋体 中药 汤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目前现有的针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西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同时治疗效果一般,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制备方便,可以长时间保存的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成:卜芥、穿心草、大叶桉叶、飞机草、赶风柴、古山龙、石吊兰、田唇乌蝇翼、土茯苓、温大青、细叶桉、黑蒿、岩豇豆、岗松、观音苋和寒莓,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组成:卜芥15-20份、穿心草8-10份、大叶桉叶6-8份、飞机草10-12份、赶风柴4-8份、古山龙20-25份、石吊兰12-14份、田唇乌蝇翼2-5份、土茯苓9-13份、温大青22-25份、细叶桉14-18份、黑蒿5-6份、岩豇豆2-4份、岗松1-2份、观音苋3-5份和寒莓6-1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卜芥17.5份、穿心草9份、大叶桉叶7份、飞机草11份、赶风柴6份、古山龙22.5份、石吊兰13份、田唇乌蝇翼3.5份、土茯苓11份、温大青23.5份、细叶桉16份、黑蒿5.5份、岩豇豆3份、岗松1.5份、观音苋4份和寒莓8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卜芥15份、穿心草10份、大叶桉叶8份、飞机草12份、赶风柴8份、古山龙25份、石吊兰14份、田唇乌蝇翼5份、土茯苓13份、温大青25份、细叶桉18份、黑蒿6份、岩豇豆4份、岗松2份、观音苋5份和寒莓1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卜芥20份、穿心草8份、大叶桉叶6份、飞机草10份、赶风柴4份、古山龙20份、石吊兰12份、田唇乌蝇翼2份、土茯苓9份、温大青22份、细叶桉14份、黑蒿5份、岩豇豆2份、岗松1份、观音苋3份和寒莓6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卜芥15-20份、穿心草8-10份、大叶桉叶6-8份、飞机草10-12份、赶风柴4-8份和古山龙20-25份使用竹炭烘焙12-15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烘焙药材晾凉,投入到研磨机中,研磨成25-30目粉末,备用;
3)将石吊兰12份、田唇乌蝇翼2份、土茯苓9份、温大青22份和细叶桉14份投入到盆中浸泡25-30分钟,备用;
4)将步骤3)所得浸泡药材投入到砂锅中,加入清水淹没药材1-2cm,将先使用大火煮沸,再使用小火煮制32-35分钟,使用滤网过滤掉药渣,得到药液,备用;
5)将黑蒿5-6份、岩豇豆2-4份、岗松1-2份、观音苋3-5份和寒莓6-10份放入烤箱,保持温度为55-60℃进行烤制15-20分钟,备用;
6)将步骤2)所得粉末、步骤4)所得药液和步骤5)所得药材混合在一起,投入反应釜中,保持25-28℃,四倍标准大气压环境下保存2-3天,每隔6小时搅拌一次,备用;
7)将步骤6)所得原料投入到砂锅中,小火煮制55-60分钟,使用滤网过滤掉药渣,得到药液,备用;
8)将步骤7)所得药液使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放入4℃恒温箱中保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纯满,未经石纯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的方向灯结合构造
- 下一篇:一种驾驶室前悬置横向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