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4518.7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9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龙 |
主分类号: | A43D1/06 | 分类号: | A43D1/06;G06T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内腔 标靶 采集 鞋子内部 标记点 鞋内壁 探针 相机 采样坐标 运动轨迹 并绕 点云 伸入 三维 控制计算机 标记运动 采集装置 三维模型 扫描效率 探针连接 探头 捕捉 跟踪 节约 | ||
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方法及装置,其采集方法是,探针上设有用于与鞋内壁接触的探头,将所述探针伸入鞋内腔并绕鞋内壁运动,所述探针连接标靶,所述标靶上设有标记点,通过所述相机跟踪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得到鞋内腔三维采样坐标点云。其采集装置包括设有用于标记运动轨迹的标靶,所述标靶连接用于伸入鞋内腔并绕鞋内壁运动的探针,设有用于捕捉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轨迹的相机,设有用于处理由所述相机获得的鞋内腔三维采样坐标点云的控制计算机。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便捷地采集鞋内腔三维模型,提高扫描效率和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购买鞋子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线下方式,另一种是线上方式。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存在缺陷,具体是:线下方式主要表现为顾客到实体店去挑选款式并试穿鞋子,在试穿的过程中通常会花费很长时间,十分不方便;线上方式主要表现为顾客在网店挑选款式后根据自己测量的尺码去选择码数,但是每个厂家生产的鞋子码数标准不一样,往往造成标出的码数与顾客测量的码数不一致,顾客收货后试穿鞋子,若不合适还需进入退货或换货的程序,给顾客带来不便。同时,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鞋子的码数大小只由鞋子长度来决定,忽略了其他如鞋宽等重要的数据,这就造成顾客无法仅仅根据鞋子码数就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脚型的鞋子。
解决上述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采集鞋子内部的空间三维数据,即使鞋子的码数与标准尺码不一致,也可通过所采集的三维数据与顾客的脚型数据进行比对,顾客便能快速便捷地找到合适自己脚型的鞋子。
公开号为10477859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扫描比对实现鞋靴在线试穿的系统和方法,将三维外形扫描、三维图形比对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并提出针对鞋靴这类微型内部空间的填充物扫描方法,建立起了一个由三维脚部扫描终端、三维鞋靴扫描终端和网络比对服务器组成的在线鞋靴试穿装置,帮助人们解决了在线购物时无法试穿的难题。但是该专利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该方法中的针对鞋靴内部空间公开了一种填充物扫描方法,具体是:使用特殊填充物填充鞋靴的内部空间后,对填充物所组成的形状进行三维扫描,如果使用的填充物可以被完整取出后再进行扫描,则三维鞋靴扫描终端可以直接使用三维脚部扫描终端代替。但是,采用填充物扫描方法时需要先用填充物填充鞋靴再对填充物进行扫描,步骤复杂,降低扫描效率且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快速便捷地采集鞋内腔三维模型,提高扫描效率和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鞋子内部空间采集的方法,将探针伸入鞋内腔并绕鞋内壁运动,所述探针连接标靶,通过相机跟踪所述标靶的运动轨迹,得到鞋内腔三维采样坐标点云。
进一步地,将所述鞋内腔三维采样坐标点云传输至控制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经处理后得到鞋内腔三维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前端设有探头,所述探头用于与鞋内壁接触并绕鞋内壁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标靶上设有标记点,所述相机是通过跟踪捕捉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轨迹来采集数据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所述控制计算机获取所述相机跟踪并捕捉到的所述标记点的图像,并计算得到所述标记点的空间三维坐标数据;选取一所述标记点的空间三维坐标数据,以及,根据一所述标记点与所述探头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控制计算机计算得到所述探头的三维坐标位置;根据所述相机跟踪捕捉所述探头在所述鞋内腔中接触内壁移动的运动轨迹,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立体匹配,利用前方交汇法计算得到所述探头的鞋内腔三维采样坐标点云,在所述控制计算机中使用三维点云曲面拟合算法与三角网构网算法,得到所述鞋内腔三维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龙,未经吴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卡拉胶植物软胶囊材料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