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4702.1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明;屈雪峰;成良丙;陈文龙;王冲;刘万涛;赵国玺;王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基质 渗透 油藏 产量 贡献 定量 评价 方法 | ||
1.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储层基质地质模型;
步骤2,建立储层裂缝地质模型;
步骤3,将步骤1储层基质地质模型和步骤2储层裂缝地质模型通过包含有基质、裂缝模块的地质建模软件相结合,建立考虑天然裂缝的初步储层地质模型;
步骤4,基质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
步骤5,基质和人工裂缝共同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
步骤6,基质、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共同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
步骤7,裂缝、基质对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建立储层基质地质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单井测井数据、井点分层数据以及沉积微相数据,同时对所述的单井测井数据进行岩心校正及归位校正;所述的单井测井数据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
2)利用步骤1)中井点分层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得到初始构造模型,同时用实际砂体构造图构造高度值为基准,对初始构造模型进行调整;
3)在步骤2)建立的初始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步骤1)中的沉积微相数据,通过随机模拟和变差函数方法,建立储层相模型;
4)在步骤3)建立储层相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单井测井数据进行变差函数拟合,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5)将初始构造模型、储层相模型和储层属性模型与单井实际轨迹剖面及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对比调整,获得储层基质地质模型,所述生产动态数据是指单井产量、含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建立储层裂缝地质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常规裂缝识别与描述技术,确定超低渗致密油藏天然裂缝的特征参数;
(2)通过有限元法获得天然裂缝的初步分布规律;
(3)根据步骤(1)和步骤(2)所述特征参数和所述初步分布规律,建立储层裂缝地质模型;即:以所述初步分布规律为约束条件,在地质建模软件的裂缝模块中分别加载所述天然裂缝特征参数,建立储层裂缝地质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基质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在步骤1的基础上,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或选用其它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的相态模拟软件,通过调整注入气体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拟合实验室测定的饱和压力和生产气油比,直至模拟计算的饱和压力、生产气油比与室内实验测试结果相对误差<5%,从而形成完整的PVT参数场,并模拟计算储层基质地质模型下投产20年内平均单井产量,得到该20年内基质对单井产量影响的关系曲线,所述PVT参数场包括压力、体积和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基质和人工裂缝共同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在步骤4的基础上,在储层基质地质模型中对单井加载人工裂缝,然后进行考虑基质和人工裂缝的投产20年平均单井产量模拟计算,得到该20年内基质和人工裂缝对单井产量影响的关系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裂缝与基质对超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基质、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共同对单井产量影响的模拟计算;在步骤5、步骤2和步骤3的基础上,建立考虑天然裂缝的储层地质模型,然后进行考虑基质、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的投产20年平均单井产量模拟计算,得到该20年内基质、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对单井产量影响的关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4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