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65233.5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星;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1 | 分类号: | B65G47/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纤维板 烘干 压光机 半干 自动输送系统 吸风装置 烘干机 水份 压光 纤维板生产 安装空间 调整装置 烘干效率 输送系统 依次连接 烘干房 热气 抽出 分流 消耗 节约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特种纤维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半干压光机、输送带一、输送带二、输送带三和输送带和吸风装置;输送带一在输送带调整装置的调节下,将纤维板输送至所述输送带二、输送带三或输送带四,使得纤维板从半干压光机中出来后分别输送到烘干机的三个烘干房中烘干,起到了分流输送的效果,简化了输送系统的结构,节约了安装空间;所述吸风装置,将从半干压光机中出来的,带有热气和水份的纤维板的内部含有的水量吸收、抽出,进而加快了纤维板内部水份的散失,使得所述纤维板在进入下一个烘干机进行烘干时烘干时间更短,进而减少了热能的消耗,增加了后续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纤维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模式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包括湿板码垛、压水、输送、晾晒(或烘干)、热压、压光、切边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是间断的由车间工人操作完成,各工序之间由于尺寸不匹配、运输损耗等原因造成了较多的原材料浪费,且生产效率低下。为使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各工序顺利衔接实现自动化生产,针对压水和烘干工序进行输送系统的设计,常规的思路是:现有的单层压水机和单层烘干机通过输送带直接连接,而且没有加快热量散失的装置,这种设计使得板内的水份散失缓慢,增加后续的干燥能耗,使得加工效率低、输送效率低的弊端。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输送和水份散失效率高,且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涵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实现了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输送,能够提高高密度纤维板的水份散失、输送和烘干效率,并能显著提高企业厂房的空间利用率,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纤维板压光和烘干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半干压光机、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带一和输送带调整装置组成;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主要由输送带二、输送带三和输送带四组成,所述输送带二、输送带三和输送带四的一端分别与烘干机的三层烘干房连接;所述输送带一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半干压光机的压光房连接,所述输送带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输送带二、输送带三或输送带四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输送带一上方设有吸风装置。
进一步说明,所述输送带调整装置包括设于输送带一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输送带一连接并能带动所述输送带一沿Y轴方向运动。
更优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升降气缸发出上升或下降的指令;所述升降气缸执行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指令。
进一步说明,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装置。
更优的,所述输送带正上方设有滑动横梁,所述吸风装置滑动设于所述横梁。
更优的,所述滑动横梁设有走动电机,所述走动电机驱动所述吸风装置沿着所述滑动横梁滑动。
更优的,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风底座和吸风罩,所述吸风底座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横梁,所述吸风罩转动设于与所述吸风底座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5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