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7666.4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彬;唐强;杨菊山;孙小勇;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B29C47/8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熔融 沉积 成型 技术 出头 装置 | ||
1.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熔化通道的挤出头本体,所述挤出头本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挤出头本体上端连接有散热装置,下端设有喷嘴;所述挤出头本体与散热装置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头本体上端通过中空的连杆与散热装置连接,且所述挤出头本体上端与散热装置之间还设置有隔热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用于与加热块上端连接的下外螺纹段、用于减少导热的中部喉口段以及用于与散热装置装配的上外螺纹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散热装置连接的内通道具有隔热通道,所述隔热通道内设置有空气隔层或隔热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保温结构,所述隔热保温结构包括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包裹住挤出头本体、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所述保温层包覆在隔热层外,所述保温层外设置有保温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通过螺纹与挤出头本体下端连接,或喷嘴与挤出头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喷嘴口模直径小于料丝直径,喷嘴中间有一个由上至下逐渐直径逐渐减小的过渡渐变段,并减小到所需挤丝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所需挤丝直径为0.4-0.6mm,喷嘴角度为50°-70°,通道口模段长径比为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翅片、用于与送丝装置连接的连接孔以及用于与运动机构相连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头本体为一体式加热块,所述加热块中心开设有通孔形成所述熔化通道,加热块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将加热块分隔成多个加热分段,相邻两加热分段之间的凹槽内设置有隔热块,每个所述加热分段上均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挤出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分段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棒和第一连接导线,所述电加热棒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热电偶探头和第二连接导线,热电偶探头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连接导线和第二连接导线分别连接至电源和温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7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