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电子锁功能的充电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67866.X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王涛;田进;朱绪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功能 充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子锁功能的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的交通工具使用越来越普遍。随着电动汽车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中充电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在GB/T20234.2-2001国标中规定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目前市场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枪,一般都是采用机械锁,其中机械锁方式是在充电枪的枪头增加机械锁头。这种机械锁在充电过程中可以人为或者其他方式拔出,会导致充电中断,影响充电,同时充电枪意外拔出后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子锁功能的充电插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子锁功能的充电插座,包括:
插座接口,电动汽车充电时与充电枪连接,同时发送充电连接信号至车门控制器;
遥控钥匙,用于向车门控制器发送锁门信号或开门信号;
车门控制器,与电子锁止机构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充电连接信号和遥控钥匙的锁门信号后,发送锁止信号至电子锁止机构;用于在接收到遥控钥匙的开门信号后,发送解锁信号至电子锁止机构;
电子锁止机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锁止信号控制锁止充电枪或根据接收到的解锁信号控制解锁充电枪。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止机构包括推杆电机和和安装于推杆电机上的锁止杆,所述推杆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车门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推杆电机根据接收到的锁止信号控制锁止杆伸出锁止充电枪或根据接收到的解锁信号控制锁止杆收回解锁充电枪。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接口固定于车身钣金上,插座接口上开有卡槽,插座接口与充电枪连接时,卡槽与充电枪的卡扣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一端与推杆电机连接、另一端穿过车身钣金与卡槽位置对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伸出时,锁止杆端部位于卡槽的开口侧抵住卡扣外壁,使充电枪保持锁止状态,无法正常按下充电枪机械锁按钮拔出充电枪;锁止杆收回时,锁止杆端部与卡扣在卡槽的开口方向上相互不干涉,即锁止杆不限制卡扣动作,可以拔出充电枪。
本发明通过在车辆充电插座接口位置加装一个电子锁止机构,电子锁止机构与车门控制器通信,车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充电连接信号、遥控钥匙信号向电子锁止机构发送锁止信号或解锁信号,来控制充电枪的上锁及解锁工作。这种带电子锁功能的插座能有效保证充电枪在正常充电过程中不会人为或意外拔出,提升了充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锁止机构与插座接口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座接口与充电枪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止杆锁止充电枪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止杆解锁充电枪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遥控钥匙;2-车门控制器;3-中控门锁执行器;4-电子锁止机构;5-插座接口;6-充电枪;7-动力电池;8-车身钣金;9-推杆电机;10-锁止杆;11-卡槽;12-卡扣;13-机械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
插座接口5,在电动汽车充电时与充电枪6连接,为动力电池7充电,同时通过CAN总线或硬线发送充电连接信号至车门控制器2;
遥控钥匙1,用于向车门控制器2发送锁门信号或开门信号;
车门控制器2,与中控门锁执行器3和电子锁止机构4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充电连接信号和遥控钥匙的锁门信号后,发送锁止信号至电子锁止机构4;用于在接收到遥控钥匙的开门信号后,发送解锁信号至电子锁止机构;
电子锁止机构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锁止信号控制锁止充电枪或根据接收到的解锁信号控制解锁充电枪6。
上述方案中,插座接口5固定于车身钣金8上,插座接口5上开有卡槽11,插座接口5与充电枪电6连接时,卡槽11与充电枪6的卡扣12卡接,实现插座接口与充电枪的机械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67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