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性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0130.8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芳;潘晓晨;王建涛;陈蓉蓉;宋佳颐;李悦源;宋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22 | 分类号: | A61K31/722;A61L15/26;A61L15/44;A61L15/46;A61L27/48;A61L27/52;A61K8/06;A61K8/73;A61K8/84;A61Q19/00;A61P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卫津路94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凝胶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性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抗菌性创伤修复材料是由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以1/0.5‑2的质量比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水凝胶,并在水凝胶上以PVP为分散剂原位合成负载了纳米银;该创伤修复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实用性强。该复合水凝胶创伤修复材料综合了壳聚糖本身所具有的杀菌、免疫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活性,和γ‑聚谷氨酸所具有的高吸水性能以及纳米银的广谱抗菌性和不产生耐药性的特点,所得到的复合水凝胶纳米银粒径小,且均匀分布不易团聚,因而具有强抗菌性能,用于创伤敷料能够有效地避免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由壳聚糖、γ-聚谷氨酸和纳米银通过原位合成所制备的抗菌性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理想的生物医用敷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止血抗菌、吸收伤口浸出液,保持创面清洁,同时为创伤的修复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水凝胶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其在创伤修复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创伤修复过程中创伤感染及其引起的并发症是目前临床应用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多采用抗生素来解决这类问题。然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致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寻找新的广谱抗菌药物来替代抗生素非常必要。
壳聚糖是唯一自然存在的碱性多糖,不仅具有杀菌、免疫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高生物活性,还具有诱导红细胞聚集,促进血小板活化以及激活补体系统等优点。而生物来源的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特殊的聚阴离子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与壳聚糖形成具有优良性能的电解质复合物水凝胶体系。含有γ-PGA的水凝胶具有高吸湿性,能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润的环境,并能快速吸收伤口表面渗出液和血液,促进伤口愈合。纳米银作为一种无机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等性能,特别是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和广谱性抗菌特征,并同时具有耐热性好、安全性高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
本发明针对现有创伤敷料存在的吸湿性差、抗菌性不强或存在耐药性等问题,结合以上三种材料的优良性能,制备出一种具有较强抗菌性能的水凝胶创伤敷料。具体设计思路为:在酸性环境下,壳聚糖侧链上的氨基发生质子化成为聚阳离子电解质,使得溶液带正电荷。γ-聚谷氨酸侧链带有羧基,为聚阴离子电解质,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均一的水凝胶。再利用水凝胶的溶胀作用,使得用稳定剂(也叫保护剂或分散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匀分散好的硝酸银(AgNO3)中的银离子均匀吸附在水凝胶网状结构中,利用还原剂(NaBH4),在水凝胶上原位合成纳米银粒子,即制备出纳米银均匀分布的具有强抗菌性能的水凝胶复合材料,可用作抗菌性创伤敷料,还可用于止血材料、骨组织工程材料或用于抗菌性日用化学品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抗菌性水凝胶复合材料是由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以1/0.5-2的质量比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水凝胶,并在水凝胶上以PVP为分散剂原位合成负载了纳米银;其中纳米银的含量为水凝胶干重的0.025%-0.053%。
抗菌性水凝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以1/0.5-2的质量比例加入蒸馏水中,形成质量体积百分浓度为5%(g/ml)的混合液并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在快速搅拌的同时加入占总体积0.7%-1%的冰醋酸,充分搅拌10-15s后混匀,停止搅拌,室温下静置即可形成水凝胶;将水凝胶材料置于蒸馏水中,进行除酸,直至体系的pH不再变化;将除酸后的水凝胶材料置于-20℃冷冻干燥机中冻干至海绵状,即可得到干燥的由壳聚糖、γ-聚谷氨酸形成的水凝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0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溶性免疫佐剂棘球蚴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