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纳米颗粒几何形状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70283.2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葛广路;王瑞敏;陈岚;纪英露;吴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几何 形状 测定 方法 | ||
1.一种棒状纳米颗粒几何形状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棒状纳米颗粒分散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棒状纳米颗粒分散液,其中,棒状纳米颗粒周围包覆表面活性剂配体层;
(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棒状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吸收峰,得到棒状纳米颗粒的纵向表面共振吸收峰波长λLSPR,根据式(I)得到棒状纳米颗粒长径比系数β:
(3)将棒状纳米颗粒分散液注入圆盘离心式纳米粒度分析仪进行差示离心沉降法测定得到测试粒径dm;
(4)根据式(II)计算棒状纳米颗粒的直径dc:
式(II);
其中,dm为差示离心沉降法测定的粒径,β为棒状纳米颗粒长径比比值,dc为棒状纳米颗粒的直径,Δl为配体层厚度,ρs为表面活性剂的密度,ρp为棒状纳米颗粒的密度;
(5)根据式(III)计算棒状纳米颗粒的长度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能够稳定棒状纳米颗粒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优选地,当棒状纳米颗粒为金纳米棒时,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优选地,当棒状纳米颗粒为银纳米棒时,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702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